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重生之大总统》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章 中日第一战[第1页/共4页]

1874年4月16日,台湾海峡风高浪急,一艘五十余米长的白帆木质商船,在风波中摇椅晃,朝台南的屏东开去。这艘商船的中间,也是一艘木质商船,日本陆军中将西乡从道站在船头,目光果断地眺望火线,海风如刀割在他的脸上,吹起了他身上和服的衣角。这两艘商船上,另有全部武装的3000名日本下级军人,他们名义上是去为1871年被台湾原住民杀死的54名琉球岛民报仇,实际上是想到台湾建立殖民地。因而,中日近代史上的第一次战役一触即发。

1874年的日本,连水兵都没有。去攻打台湾的,是陆军中将西乡从道,两艘商船,日本直到1883年,才有两艘像样的铁皮兵舰。明治天皇1868年建新当局,而后还经历了几次内哄,直到1877年,还发作了西南战役。

敲没过几天,同治天子驾崩,光绪天子即位。固然给日本50万两白银来大清帝国来讲九牛一毛,毕竟给同治天子修个陵墓就花四百万两白银。但宋骁飞作为一个体味中国近代屈辱史的爱国青年,感觉给小日本如许的大尾巴狼一个铜板都是华侈,因而,他尽到一个幕僚的任务,在李鸿章提及这事时建言说:“日本如许的弹丸小国,它的资本太少,要生长当代产业,必定会走对外扩大的军国主义门路,我们不得不防。如果不加以停止,日本会先占有琉球,再图谋台湾和朝鲜,到当时,全部东北就伤害了。比及最后,日本会不会以蛇吞象,侵犯全部中都城很难说。”

可见当时中国的掉队,主如果清朝那烂到根上的吏治,官僚昏庸,抱残守缺,不懂睁眼看天下,不熟谙天下贸易和交际法则。大清官员善于的,就是自夸为天朝上国,以分歧适国情为由,回绝学习外洋先进思惟和看法,喜好把窝里斗的机谋当聪明,想方设法去愚民,久而久之,直接把民族的智力拉低到下半身的程度。

以《海国图志》为例,便能够看出晚清时中国为甚么会完败于日本。早在1842年,魏源在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根本上,编撰了五十卷本的《海国图志》,第一次向国人先容“海权”,但清朝的王公大臣,根基上只对美色和美食册本有兴趣,魏源公费出版《海国图志》,很多人翻开书一看,这是甚么烂书,既不讲美色,也不讲美食,连心灵鸡汤都没有,哗啦啦全扔每里。到1852年,《海国图志》冷到一百卷了,还是无人问津。成果,《海国图志》漂洋过海,到了长于学习的日本人手里,大受欢迎,鞭策了日本的明治维新。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