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购买蚊子船[第3页/共4页]
宋骁飞说:“你开价。”
北海旁有一所老北京四合院,灰墙青瓦,绿柳依依,宋骁飞见到了满脸大胡子的赫德,他亲身到正门口驱逐宋骁飞,宋骁飞学的是中国式哑巴英语,口语不如何样,半天说了一句糟糕的英语:“you!”
赫德一听,宋骁飞固然年青,但不好蒙骗,赶快拦住他,说:“我能够给你便宜点。”
赫德说,“你说个价!”
宋骁飞假装要分开:“那没体例。你这如果没现货,我只好到德国人或法国人那看看。”
砍价是个技术活,谁先出价谁就输了,宋骁飞一笑,“你再不出价,我就走了,中堂大人还等着我归去复命呢。”
赫德出世于爱尔兰一个农夫家庭,家里有多余的粮食也会酿酒卖,读书窜改了他的运气,1853年从英国贝尔法斯特之皇后学院毕业后,19岁的赫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前后在英国驻宁波和广州领事馆担负翻译和助理,1863年11月任海关总税务司,通盘引进了西方海关的办理轨制和经历,按章征税,缔造了一个古迹:那就是两三千人的大部委,竟然没人贪腐,海关税收在1861年达到496万两,1871年为1121万两,到1902年已达到3000万两,这充分辩了然反腐不分东西,还得靠轨制,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李鸿章给宋骁飞写了一封先容信,让他代本身去合肥请刘铭传出山,信中说:“朝鲜时势为艰,一旦有失,东南本地岌岌可危,国有赖公之大才,以成定海神针”,拍了刘铭传一通马屁,但叮嘱宋骁飞不成太心急,可在刘铭传家里住个十天或半个月再给他。
赫德伸开双臂,比划大洞穴,当时火炮的能力有限,宋骁飞感觉他有点夸大,半信半疑,持续看英文图纸。
宋骁飞:“你来!”
赫德见宋骁飞没有很镇静,持续倾销:“这舰船另有个长处,转舵时候短,满舵一周只需求两分四十秒,矫捷性是普通兵舰的三到四倍。”
宋骁飞点点头,把李鸿章的亲笔信交给赫德,也笑道:“真没想到,你一个英国人,北景说得比我还溜呢。”
在当时的军器市场上,5背工的潜法则是公开的奥妙,你不拿就归洋人了。以是固然很多清廷官员反对洋务,买洋货特别主动,归正花的不是本身的钱,以是普通不还价,代价越高,背工就越多。找赫德买东西的人多了,恭亲王、李鸿章、文祥、左宗棠、张之洞,都是赫德的大客户,头一次见中国人买军器还砍价的,想了想说:“如许吧,按你说的四艘炮舰,一共30万两白银,再贬价我就得本身掏腰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