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清客》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零四章 天壤之别[第1页/共4页]

谢合座唉声感喟,叫谢子丹与他一起在衙门前候着,等曾渔出来好言赔罪报歉,阿谁挨了二十大板的谢氏仆人也让人架着在一边等着,等了一个多时候,天都黑了,终究看到曾渔出来了,谢合座从速上前作揖陪笑道:“九鲤贤弟,先前多有获咎,我已严责子丹和阿谁不知礼数的恶仆――”

曾渔谢过斯知县,领了犒赏的钱帛纸张,让小奚僮四喜抱着,吕翰林乘轿,曾渔步行,吕府的一个仆人和四喜跟在前面,出了县衙大门,行过申明亭,却见谢合座和谢子丹兄弟二人提着灯笼候在亭边――

既然曾渔急着赶路不能去谢宅作客,谢员外便命仆人把两个大礼盒抬上来,不管曾渔推让,就抬到船上去,既如此,曾渔也就笑纳了,免得谢氏父子多

次rì一早,曾渔拜别吕翰林,筹办去县儒学见一下孙教谕便赶回上饶,今rì已是七月十九,母亲怕是等得有些焦心了,他原说是3、四天就归去的。

永丰知县斯正看到门子呈上来的名刺,落款是治下弟子曾渔,便笑着对坐在一边的吕怀道:“石翁,曾渔到了,方才还提及他呢。”

明朝徭役承担重,每个壮丁每年总要承担二十天以上的差役,比如修路筑堤等等,这还不包含在路上担搁的时候,嘉靖以交常常折银代役,这笔钱颠末层层加码,摊到每小我丁上就不是小数量,这是田赋以外的承担,如果家里有个秀才,就能免除三丁的差役,以是说只要进了学,衣食是不愁了,至于贫富,那就要看大家的治内行段――

吕翰林接过名贴一看,点头道:“既称治生,那就是进学了,想必黄提学安排他在府学学习,怪道本县儒学未获得照会。”

曾渔唯唯称是。

斯知县道:“阿谁案子的事我也传闻了,我已命户房典吏重新追计蒋元瑞应当承担的徭役,之前减免的一概追缴。”又问曾渔要免除哪两丁的差役,曾渔报了大哥曾筌的名字。

谢员外连宣称是,又当着曾渔的面叱骂谢子丹,谢子丹低着头一声不吭。

叙谈半晌,已经是申时末,斯知县留吕翰林和曾渔在廨舍用饭,又让人去县学把孙教谕请来一起聚宴,席间,斯知县和孙教谕别离向曾渔问一些经史诗赋的学问,曾渔应对如流,斯知县欢乐道:“不愧是石翁赏识之人,不但时文佳,经史诗赋亦通,后生可畏,明后年的秋闱、chūn闱有望连捷。”

曾渔摆手道:“罢了,我已不计算。”跟在吕翰林的小轿旁大步走。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