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飞将、鹅毛、铅笔[第1页/共3页]
而1770年,英国科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里说:“我见到一种非常合适于擦去铅笔笔迹的物质。”
橡皮擦被发明,使得铅笔在工程制作方面,成为无可代替的存在。几近统统的工程师,都必须学惯用铅笔去画图,不对劲之处能够用橡皮擦给擦掉。
目前肖图白筹办招兵3000人,也就是60个班,不满一个团的兵力。这3000人每月的军饷开支1万两。
细节决定胜负
“操”王启年气愤道,“谁这么没有公德心......”
一名大头兵,奥秘道:“飞将,有句话不晓得当讲不当讲.....”
而橡胶产自美洲亚马逊河道域,这只等比及有朝一日,看看能不能与西方贩子合作,从亚马逊河那边移植一些橡胶树,莳植到大明境内了。
北方分歧适莳植橡胶,不过海南和台湾等地还是比较合适橡胶树的发展的。
王启年,字东陆,号飞将,自幼喜读《三国》,常常听人评说三国,皆击掌大喊:“如用我,我必成保卫大明江山的赵子龙”
亲兵连的连长,由肖白浪担负。
一年时候估计这只军队需求100万两的军费。
以此类推:班50人,排150人,连450人,营1350人,团4050人......
中国有的是石墨资本,操纵石墨的汗青,也非常悠长。肖图白让工匠用石墨、黏土做尝试后,烧制成各种分歧硬度的铅笔心,再让人用木头做成笔杆。
不过,以现有的加工程度,产业化制作铅笔还不实际。只能像小作坊普通,小批量的做铅笔。
铅笔的意义,明显是非常庞大的。比如,绘制机器图纸方面,铅笔有着远远超越羊毫、鹅羊毫、钢笔的感化。
为了把握军权――肖图白本身担负皇家新军第一团的团长,并将第一批的两个排300人,作为本身的“亲兵连”。
将石墨笔心套在木头笔杆中,铅笔便是做出来了。
“小人曾闻营中传播一首诗‘朕与先生解战袍,芙蓉帐暖度*宵,但使龙城飞将在,今后君王不早朝。’......”
皇家新军,全军提高鹅羊毫以后。肖图白还感觉不过瘾,对于改进誊写东西的热忱大涨,令工匠去研讨铅笔。
当然了,原始的鹅羊毫,仅仅用一根羽毛,肖图白用了以后,也感觉别扭。因而,令人用细竹管,做成笔杆。然后,把鹅毛插入竹制的笔杆中。如许誊写,已经相称靠近于后代的钢笔誊写了。
然后呢,肖图白就将这个段子揉成纸团,扔在渣滓堆中。这个纸团,不晓得被谁捡去了,让纸张上的恶搞诗句四周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