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郑芝豹的葛沽见闻(一)[第1页/共3页]
对此,肖图白很有定见,擅自收税,根基已经属于军阀风作了!
“芝豹,你的功绩,我也是记在心中。将来,我给你的繁华,必然不下与兄长......”肖图白说道。
“这不算微薄的功劳了,此次你郑家运来的3000把钢刀,一万竿长矛,6000支葡萄牙火枪,另有30多门火炮,战时起码能够武装一万人。这都算作你兄长的功绩簿上,我汇报给皇上,作为铺垫。鞑子退兵后,让你兄长做福建总兵!”肖图白说道。
肖图白见到两人后,淡然向两人摊开一副大明九边地形图。用铅笔在图上画出鞑子的进军线路。
对于郑家,肖图白既筹办用,也筹办防备、敲打。让郑家对朝廷的力量更畏敬一些,不要一面操纵朝廷的权势捞好处,一面却又在乱来朝廷!
李慎之大咧咧的坐下了,而郑芝豹显得有点拘束,只敢坐了小半个屁股。
将来,郑芝龙识相的话,总参谋衙门与郑家合伙在海上收税,让国库分润一些好处,这道是能够悠长的买卖。
以是,哪怕是像郑家在外洋雄霸四海,碰到了肖图白普通圣眷正隆的大臣,也不能不暴露谦虚姿势。
本地30~50里住民,全数迁往本地,不准官方船舶出海捕鱼、经商。一旦有人违令下海,百口正法。康熙年间,残暴的迁海令,起码搏斗百姓近百万,能够说是两败俱伤式的封闭令。长达20多年的迁海令,让百万平方千米的本地地区,变的荒无火食。穷死了本地千万百姓,也穷死了台湾郑家。
如果郑家不识相的话,肖图白筹办本身构造一只强大的近代水兵,收取各国海商的税收,那么,也就没有郑家甚么事了......
在北方堕入了鞑子入塞的战乱氛围中。葛沽除了普通的贸易、扶植氛围以外,又多了浓厚的备战氛围。
肖图白看了他一眼道:“芝豹,你很好!在鞑子入塞动静传开以后,仍然对峙将军器运到天津!这番功绩,我不但记在内心,更会向朝廷为你郑家请功!”
一向到十七世纪后半叶,荷兰人伙同康熙,弹压了郑家的权势,这才进入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最景气期间。
肖图白道:“这是应当的!实在你兄长如果是在陆地上,剿除数万匪军,早就能以军功升至总兵了。可惜,我大明并不太正视海上的功劳,委曲你兄悠长矣!”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个标语写成的旌旗,挂满了营地各处。
比如,郑家厥后在海上武装收税,一艘船一年交纳3000两银子的税,每年最高能够收取千万两财产。但是这些税,全数都是郑家本身擅自收取,并且落入朝廷的国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