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回娘家[第4页/共5页]
端五节放学早,中午放了学,下午给孩子们放半天假。他是宣统五年加恩科考出来的秀才,书也读了很多,但是去开封府考了两次都没考上,家里的积储也花得差未几了,今后就放心肠在村庄里办书院,收的束脩,加上每月从朝廷里领的银子,他就一小我,顾着本身绰绰不足。
“不等他,他这会儿在你爷家呢吧?那边是甚么环境?”
越想越感觉本身安排的公道,崔氏娘家在县城,就送几个粽子也不值当去不是!
她舒了口气去厨房把糯米泡上,拿了镰刀去河里找芦苇。明天就是端五节,这会儿去割芦苇的人不在少数,王氏穿戴只下了一次水的淡色裙子跟绣花鞋,一看就不是干活的人。
“你们如何来了!”
当代读书人根基上都不进厨房,不是说君子远庖厨,他们自恃身份,不屑于做这些事情。李秀才到村口买了肉,又打了点雄黄酒,一手提着肉,一手提着酒,回到他住的院子。
他已经被李柔娘推到厨房门口了,手里的菜刀也被夺了。
“殷家二嫂,我帮你割吧!”钱癞子的媳妇刘氏从芦苇丛里冒出个头,奉迎道,“二嫂子一看就不是干粗活的人,我顺手帮你割一把就够用了!”
李秀才把点心翻开摊在殷清瑶面前,裹满白糖的果子疙瘩看起来牙就疼。
殷清瑶假装看不出来她脸上的宽裕,一本端庄的说道:“我们住在一个屋子里太挤了,我一向恋慕小姑本身一个房间。她那张炕很宽,在上面横着躺都没题目,之前我不敢说……”
殷清瑶摇点头。
李柔娘做饭就在后院堆柴火的棚上面,处所小不说,下雨还漏水,很不便利。
前些天赵大郎送来的鸡蛋,她每天煮一个让殷清瑶吃了,还剩下七八个,她筹算一起煮了,再包上七八个粽子给他爹送去。
虽说是让人家帮手,但是语气里可半点没有帮手的意义,高高在上的语气让在河里割芦苇的李梨花看不下去了,冲她喊道:“你不会本身来割?”
“外公,娘舅呢?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我娘舅还给我糖吃,现在都快忘了他们长甚么模样了!”
殷清瑶一脸笑意,用心不跟她说。
“我来,您去上屋歇着,茶已经给您泡好了!”
以往王氏跟崔氏返来的时候把林氏哄得开高兴心的,他们两个就算不对于,明面上也向来不拌嘴,明天是端五节,更不成能吵架了!
“我去买点肉,回家给你们做饭!”
钱癞子的媳妇刘氏接了她的话。
明天还是阴天,倒也不算热。李秀才本身一小我在家,闲来无事就办了个书院,收几个小子读誊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