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皇帝要亲自种地去[第4页/共5页]
“对!”朱翊钧非常切当的说道:“就种土豆。”
“洋船?罗拱辰要收洋船的税?”
“此物味道有些像荸荠,叫甚么名字?”李太后看着张宏问道。
“嘉靖四十二年,现在的兵部尚书谭纶,之前在福建做巡抚,把月港靖海馆改成了海防馆,客岁海防馆从澄海县城,移到了港口,海防馆改名为了都饷馆。”
谭纶感觉罗拱辰的设法不错,就把罗拱辰举荐给了杨博。
杨博作为晋党党魁,本就愤怒谭纶以怨报德,直接让罗拱辰吃了个闭门羹,拜帖都充公。
“此事遂作罢。”
张宏赶快答复道:“番人叫他马铃薯,因为长得像马铃,闽人称其为土豆,就是土里种的豆子,陛下如果不喜,臣这就把这菜送到菜户营里。”
罗拱辰是读书人,却在抗倭一事中,屡建军功,当时倭寇闹得凶,这罗拱辰一介墨客仗剑平倭,名声大噪。
这土豆、番薯,就是那会儿罗拱辰带回京的礼品,宫里有,张居正的全楚会馆也有,本来杨博也应当有的,但是杨博没见罗拱辰,便没有了。
若问朱翊钧对收洋船抽分收税,他甚么态度?
“有,另有很多。”张宏有些气弱的答复道,太后已经训戒,但是陛下在问话,张宏也很难堪,他不想进解刳院,比拟较之下,太后只会把他发往廊下家。
粮食是甚么?粮食就是坚不成摧的皇权。
“娘亲,孩儿想尝尝种这土豆、番薯。”朱翊钧一言不发的吃完了饭,才对着李太后非常慎重的说道。
“很好,不要做了。”朱翊钧看着李太后扣问道:“都饷馆?”
“都察院总宪反对增税,来由也算是充分。”
“等下,皇儿的意义是要亲身下地吗?”李太后有些哭笑不得,本身这儿子之前不读书也就算了,现在竟然要婚事农务,那是天子该干的事儿吗?
而礼部尚书陆树声,是张居正保举入朝做了礼部尚书,这陆树声腚下的交椅还没坐稳呢,就开端抱着礼法,反对起张居正的政令了。
“张元辅仍成心推行,留下了罗拱辰的奏疏,让他归去等动静。”
“东南闹起倭寇时,海疆数千里垂危,烽火各处,朝野表里震惊,罗拱辰便构造军民抵挡,能以孤军当劲敌,厥后倭寇侵松江府,罗拱辰率众,星夜驰援松江府,从浙江按察司佥事,升为了海防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