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夜获[第1页/共3页]
“为何这般说,百济与我大唐本无抵触,倒是新罗死敌,当初新罗国主遣后辈为质,三番两次来我大唐哀告出兵讨伐百济,此番出兵就是应新罗所邀,如果百济复国,新罗人又如何不会运粮呢?”
说话间,一行人已经到了鹿尾泽,因为天气已黑,世人便在泽畔芦苇丛中的兽径设下伏弩,然后回到泽旁的高地上保护猎场的虞人芦棚歇息,筹办比及次日天明后再打围。
“本日得闻三郎这番话,胜读十年书,公然不愧是琅琊王氏的后嗣!”柳安叹了口气,他转向世人道:“诸位,方才三郎这番话,一个字也不能泄漏出去,都明白吗?”
听王文佐说到这里,世人的神采都变得阴沉起来,柳安尤甚,他皱眉思忖了半晌后答道:“如果我便坐山观虎斗,坐视大唐与百济两败俱伤再出兵,一举而得二虎!”
这么大的动静,茅棚里的人也被惊醒了,第一个冲出来的倒是柳安,光着脚,手中提着一根短矛,一脸的严峻。
两人深一脚浅一脚的找了一会儿,桑丘俄然停下脚步,低声道:“郎君您看,有足迹,另有血迹!”
“新罗与百济世仇不假,当初与我大唐联军破百济也失实。但此一时彼一时,当初百济强而新罗弱,不与我大唐联盟,新罗不敷以自存。而现在百济王室贵胄多数被带到我大唐,城郭破、库藏空、百姓疲敝,即便能够击退我军复起,也已经不敷为新罗害,反倒恰好成为新罗强大的饵食。但如果新罗出兵出粮帮忙我大唐击破残存的百济军,百济之地便成了我大唐的郡县,百济之民变成了我大唐的百姓,新罗不但不能拓地益土,反倒还要谨慎哪一天步百济后尘,若你是新罗王会如何做?”
王文佐给佩刀上好了油,插回鞘中,感觉身上有点冷,正筹办起家来活动一下取暖,却听到不远处俄然传来一声凄厉的惨叫,随即便听到一片草木折断的声响。他赶快跳起家来,拔刀出鞘。
柳安看了王文佐一眼,点了点头,他扭过甚对芦棚里喊道:“都醒醒,把火把点起来,一起去上面看看!”
几分钟后,桑丘在一片倒伏的芦苇丛后找到了这个奥秘的不利蛋——身形矮瘦,裹着外相,浑身沾满了污泥和芦花,右大腿根部用一块破布裹紧,血正在不竭排泄,他右手拿着一柄匕首,左手拿着一根木杖,正恶狠狠的看着四周的男人,就像一头穷途末路的老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