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宋神探志》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 为了查案,小抄一首[第1页/共3页]

“萱娘毕竟不是朱氏,宫中的很多事情说不清楚,单单是她所说的这些,实际上不敷以取信一个外人……”

郭承寿拿起书桌上的纸张,朗读了一遍,再冷静咀嚼了一番,眼睛瞪得比牛还要大,囔囔起来:“仕林!仕林!这是你写的词?”

“一曲新词酒一杯,客岁气候旧亭台。落日西下几时回?无可何如花落去,似曾了解燕返来。小园香径独盘桓。”

带着昏倒的萱娘,回到了家中,狄进将此案的大抵环境先容了一遍。

狄进冷静摊手。

郭承寿规复昔日的萧洒姿势,拿起浣溪沙,又清唱起来,眉宇间暴露沉醉之色:“自去!自去!有此等佳作伴我,于愿足矣!哈哈!”

……

郭承寿微微一怔:“倒也可行……”

狄进道:“河东路提点刑狱公事,杜公衍!潘县尉与我说过,这位杜提刑治狱有功,频频廓清处所冤案,是一名能臣!”

当然,他不是乱抄的,颠末这些日子对西昆体的深切研讨,才有了资格文抄。

狄进正色道:“天真兄如有门路,还望将此词荐于杜公,安排他与我伶仃相见。”

狄湘灵问到这里,明显对朝廷落空信心,筹办走本身的江湖气势,狄进却道:“另有一人,我之前只是有所耳闻,但是他对于阳曲刑案的影响力实在非常庞大……”

有如许一名名臣坐镇并州,任河东路提刑官,不得不说是一件好动静,而提刑官的级别,也足以参与到如许的事件中,杜衍更不会惊骇皇城司的淫威。

这位在各地为官时,就能明察秋毫,极力改正冤假错案,后入刑部,更是对法律条则多有改革,又能尽量肃除民弊,乃至于刚正不阿的名声传播朝外。

“那宦海上就没有能够倚靠的了,还是要江湖上的侠义之士出马!我这就去调集人手!”

他并非完整信赖潘承炬的判定,而是对汗青的先知性,熟谙这位北宋名臣,将来的宰相,杜衍。

在姐姐猎奇的谛视下,狄进内心道歉:“对不住了,晏同叔~”

本身这浓眉大眼的,毕竟还是文抄了。

赵祯出身在必然的阶层不是奥妙,但还没有到人尽皆知的境地,如萱娘朱氏这类江湖女子明显就不清楚,他一个出身并州的,也不该晓得,幸亏有郭承寿存在,不然还不太好解释。

杜衍是大中祥符元年的进士,第四名传胪,仅在状元、榜眼和探花之下,善诗词书法,为世人推许,若说现在的并州,文采超越杜衍的大儒,还真没有几位,确切能请他品鉴。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