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第 305 章[第1页/共5页]
天使们来此宣旨时, 但能见着一群穿戴划一的淡蓝色棉布直身的学子在房内繁忙。人手中持的不是精洁的试管, 便是盛着洁白的试剂的烧瓶, 令人一见便心生好感。
他们亲眼瞥见了封存在培养皿中的水稻纹枯病菌丝,和成熟后小小的褐色菌核,并在显微镜下察看到了其布局。
内官们在桓宋二人面前竟毫无架子,一面劝酒一面转述宫中和朝臣如何夸奖他们,又力劝他们早些还京:“我们到天津下了海船,有一趟太子殿下特地命人预备的小火车专门接送二位侯爷和令弟子――”
桓院士对着纹枯病菌给世人讲授,宋院长就用他拍过无数次风景和爱人的稳定双手托着相机拍摄下一张张图片,筹办让使者呈递到御前。
这么藐小的,在显微镜下都微若无物的东西,竟能形成连片水稻生出黑斑,茎叶枯萎,不结谷实……
桓宋理学院的门生更不会问――他们打从投奔这两位先生,就晓得他们明天理,仁而爱人,不计小我功名。
不过做宫里做酱都是用干馒头、饼子,倒是没见过用米饭的。
幸亏京师离着琼州海岛稀有千里之遥,动静通报得慢些,他们来时正赶上两位皇亲发明了如许的良药。如果他们提早接了皇亲们还京,他二人到不了江西,只怕就要错过这救荒的良药了!
现在学他们桓宋理学的门生有了科考入仕的机遇,哪怕只是个明经科、算学科一样的杂科,也表示他们的理学成为朝廷支撑的支流学问了。
就是因为科举不考!
四五天后,斜面培养基上的菌种便被转移到了广口烧瓶中拌了草灰的米饭里,再过四五天又换一瓶米饭。半月后米饭熟烂,瓶底流下一层酱油般的褐色液体,便是做成了。
“因为我的时官儿这么好,做甚么都是应当的。”
宋桓二人听他们说话都听得口干舌燥,好轻易见钦差们豪情退去, 赶紧承诺道:“正该如此。院里已经遣人预备下香案了,我们先请出圣旨,接旨以后再观光。”
礼官们也不嫌内官奉承, 一样满心崇敬地夸他们“成天下之志”“救万民饥馁”,恨不得直接吐出一篇花团锦簇的颂文。
《周易・系辞上》云: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可而至……
来观光的天使又是震惊又是厌恨,不由离培养皿远了几步,不肯多看。
即便如此,也是本朝未有的荣宠,宋时震惊得差点站起来:“未闻太子妃家姻亲也有册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