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六章 离京赴任[第2页/共5页]
庄氏虽是乡里富户,阿父舍得在“光宗耀祖”的儿子身上花消,可他身为人子,倒是执意不受的,还是坐着驿站马车进京。
汽笛鸣响,火车缓缓驶出站台,往东南驶去。
半途放弃,不肯咬牙拼搏,总归难以位列公卿。
若部下皆是蠢材,倒是不必妒嫉顾忌了,可想有所建立,难不成要事必躬亲?
尤是吴房县方兴未艾,又得汝南郡府乃至朝廷正视,是打劫政绩的好处所,出身豪门的他,能得着县丞之位,便连很多世家子都眼馋。
盖因更上游的淮阳郡各县,与北面的货色运输来往,多数会直接走陆运,便可运送到颍川和河南两郡,进而转铁路运输或大河船运,没需求经汝水转运,装卸多次凭白耗时耗力,唯有与南面的货色运送,才必要颠末本地的水陆船埠,转由船舶水运,经汝水,入淮水,大幅减少运送本钱。
然在当今之世,这无疑令人赞叹。
县丞的秩俸,则皆在二百石至四百石之间。
要晓得,待诏士子刚入仕任官时,绝大多数官秩皆为二百石,庄葱奇相较平辈,起点无疑高出很多。
两千余里的京南铁路,载客列车若从长安城外的塬南邑解缆,要到达南阳郡治宛城,得日夜行驶近愈三日风景。
见得庄葱奇态度恭敬,且言谈间层次清楚,治政设法虽稍嫌生嫩,却又不乏独到之处,徐庸对这将来部属也是非常对劲。
起码,公府考鉴时,少不得批句“治下有功,用人恰当”。
依着徐庸的年事和资格,待得县令任满,若擢入郡府任官,此生难以更进一步,如果迁调中心府署,且非闲职,再做出不小建立,指不定能位列朝堂,那就光宗耀祖的。
饶是如此,吴房船埠的吞吐量定然也极大,船舶不管是半途停靠,还是要当场水陆转运,皆会大量停靠在此地。
现现在,他已外听任官,离京到差,且公府提早支了半年秩俸,虽仍舍不得坐东风汽车,新开通的京南客运列车倒是能坐坐的。
汝南太守虽是意气风发,却未对劲失色,心知现任的吴房县令没读过“新学”,勤恳不足,矫捷不敷,恰逢县丞出缺,便是特地请公府外放,帮着挑个刚才适所。
木已成舟,或许没人敢背后下绊子,然盼着他出岔子,等着他折戟而归的,等着取而代之的,也不在少数。
庄葱奇亦是心知肚明,故在志气满满之余,也是戒慎惊骇,不敢对劲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