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最大的缺点[第1页/共3页]
既如此,和缓些的裹腿戴在身上,结果也必定会比畴前好。
皇太后心疼家人战死的赵昭仪,赶在雄师解缆前,把徐家祖孙召进宫来。
寝殿里,皇太后细心打量了徐简好几眼。
王嬷嬷凑到皇太后耳边,声音不轻不重地:“哪有三年好差?三年前若叫郡主遇着,大略也要说一声‘鸭子叫’。”
当然,这对徐简来讲也是治本不治本,但能舒畅一些总好过一向透心凉。
现在的徐简,伤势比畴前轻了很多。
用闻太妃前回的话说,如若不瞪大眼睛细心去看,都重视不到徐简走路有一点跛脚。
徐莽主动请缨领兵,点了十四岁的徐简为前锋,领一众疆场妙手,发誓夺回裕门。
但他从不是好管闲事的人,他只爱管着慈宁宫的一亩三分地。
烽火次第,朝野震惊。
林云嫣确切懂了。
前朝的文武百官,在他这儿都属于“闲事”。
小于公公道:“这不是体贴辅国公嘛,好好一武将以后,没来得及大展抱负,就……”
提起当年状况,圣上的神情亦非常感慨。
圣旨到了诚意伯府,林云嫣接下来,进宫与皇太后问安时才听她白叟家说了几句。
那就疏忽到底吧。
“眼不见为净。”
林云嫣记得,畴前她和徐简的婚事是在永嘉十二年的初夏定下的。
裹腿那东西,林云嫣原也给徐简做过。
边上,小于公公没有再尝试着给这两位找话题。
安西将军府赵老将军带领后辈与驻军死死戍守,浴血之下,关隘被叩开,西凉人杀入,老将军战到最后一刻,两个儿子、三个孙子一并捐躯,让西凉人虽能夺下裕门关,却临时有力持续东进。
那是徐简头一回上疆场。
用她白叟家的话说,她当皇后时也有碍眼的宫妃,真是昂首不见低头见。
不能让西凉人喘气,给他们重整雄师的机遇。
她的女红并不超卓,比大姐的刺绣工夫更是差得远,但缝补缀补的简朴活儿倒是合格了。
他也没干闲着,察言观色是他们这些朱紫跟前做事之人的刚强,他就这么察看着、咀嚼着,一点点地,感受出了些滋味来。
雄师重新入驻裕门关,以大胜结束战事,徐简立了功,但徐莽却受伤了。
林云嫣就想着做一对裹腿戴着,聊胜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