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著名影星[第2页/共3页]
“甚么?”安康民惊奇道。
别的一部2月1号上映,由梁超伟、郑伊健、陈会琳、张柏之主演的《江户攻略》,下映前也在本地拿到一千多万票房。
而两年后,拿到2.5亿票房的《豪杰》,对当时来讲就是划期间的颤动,堪比将来的《战狼2》。
电影厂靠国度拨款拍电影,而电影拍出来后必须卖给、精确说是交给中原电影公司,也就是现在中原电影个人的前身之一。
颠末一晚的发酵,第二天上午,还没到时候就来了很多人,前面十来米的地区都围满了。
实在,就连孟颜的《标致妈妈》,在宁远的影象里,终究票房也只要八百万。
毕竟,领衔的是宁远,现在宁远的名誉,可不下于尔康和五阿哥。
很快,蓉城人就骚动了。
倒是冯晓刚的贺岁片三部曲最后一部《没完没了》,一如既往的英勇,拿下三千三百多万票房,在99年底到00年月朔骑绝尘。
这个期间,外洋大片和香江电影受本地观众追捧,本地电影除了那些带着任务的电影外,仿佛也只要冯晓刚能做到持续三部都大赚。
几年前,当时天下17家制片厂,除八一厂外几近都死光了,就算是京影厂,要不是前两年韩平发掘了冯晓刚并给他支撑,有了贺岁三部曲带来的收益,京影厂也得垮台。
“实在对于那些买票出来的观众来讲,即便我们不去鼓吹,他们也已经买票了,那我们在内里鼓吹的意义是甚么?”宁远问道。
而现在,宁远却提出走出去鼓吹,是霍建起、安康民他们没有想到的。
达成了和谈,院线方起首向市里报备。
就连主创职员进影院鼓吹,也是这两年从香江学到的。
到夜晚,舞台就在电影院内里搭建起来,灯光翻开,刹时亮堂堂的霓虹闪动。
92年京影制片厂拍摄《大撒把》,就是霍建起担负美术师的那部电影,制片厂开会好几次,才决定把葛优的片酬从1500元上调到5000元。
不过,在第一天宁远他们去影院做鼓吹,下车的时候有很多人认出宁远,都围了过来,这让宁远内心一动。
这就把华影公司立于只赚不赔的地步,卖的好大头也是他们拿,卖的不好——还钱!
好处是卖的多赚很多,但坏处也很较着——之前都没卖过,又是国营单位,谁懂这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