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让他去让他去[第2页/共3页]
他有点不太明白,卫青替他奉上了请命奏疏,他立即又补了一封伪《治安疏》挽救。
“苏侍郎,这是……”
“这封奏疏恐怕不但是那孝子的手笔吧?”
“见过太子殿下。”
刘彻沉吟半晌,将这第二封请命的奏疏合了起来,接着又拿起了最后一封奏疏。
惶恐之余,苏文不由暗自推断:
其二,刘彻固然不是嘉靖,但有些方面却和嘉靖极其类似,《治安疏》里的很多原句就算照抄出来也涓滴不违和。
“传诏下去,命刘据马上解缆前去东郡治水,不得有误!”
而现在苏文却带来了……目测应当有百名甲士,个个披甲执锐,骑着高头骏马,一看就练习有素,八成是宫里的期门军人。
“欸?”
“办不成朕定要他都雅!!!”
“天下之人不直父皇久矣,表里臣工之所知也。”
其一,《治安疏》内里的有些话直击灵魂,充足令人破防;
“噗通!”
“这位是廷尉史杜周,陛下赐了节杖,命他领期门军人百人护送太子前去东郡,及时向陛下汇报治水进度。”
伴跟着一声巨响,那封奏疏被刘彻奋力掷在了地上。
如此想来,直接成事的概率不但不小,还非常大呢。
苏文打了个激灵,心脏仿佛在脑袋内里抽搐,声音都在颤抖:“回、回陛下的话,太子呈递的奏疏,无人敢代陛下核阅……”
更别说现在刘彻的神采已经黑成了乌云,拿着奏疏的手已经开端微微颤抖了。
“机会怎会如此偶合?”
……
“陛下诏曰,命太子刘据马上解缆前去东郡行治水之事,着汲仁、郭昌二人同业帮手,不得有误!”
最后还特地为治水保举了两小我,一个叫做汲仁,一个叫做郭昌。
“父皇之误多矣,大端在求仙问鬼,求仙问鬼以是求长生也。自古圣贤止说修身立命,止说顺受其正,盖六合付与于人而为性命者……”
接着亲手拿起玉玺,“嘭”的一声用力拍在那封奏疏上,留下“血迹班驳”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
刘彻喘着粗气来回走动,踏在地板上收回“咚咚”的闷响,
刘据回过神来,躬身应道。
刘据天然还是提到了黄河水患,以及当年刘彻听信田蚡和方士之言,放弃治水误国误民的昏举。
“大河水患又是天意,那么此鼎现世是否是在启迪朕,大汉此后将风调雨顺,大河水患也将不治自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