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锦衣少年(一)[第3页/共3页]
“话说这尚方书院,乃是贤王筹办数年一手筹办,书院建在了嵫山之墟,背靠着万山之祖嵫山山脉。”
“算你眼贼,都城待过。”少年声音宏亮。
中原的门阀士族也偏疼青州,每逢动乱,便有人举家迁入青州,垂垂地,青州成了中原之风骚行的富庶之地,官学教诲昌隆,大族后辈皆可退学。
从古至今,当权者只要拿下江南,青州便会主动归降。
一个月后,青州。
“尚方书院的人才提拔也是泰初绝今,分为两种,一种是六部保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有保送名额;别的一种是天下统考,各州设立考点,凡是春秋在13—25岁之间,都可报名插手。测验统共设置为七轮,逐轮淘汰、进级。”
这家茶社名叫“汇香居”,固然在闹市,却不是甚么繁华的去处,三教九流的人物,南来北往的商旅,都爱在这歇脚,以是这里也是各种动静汇总的处所。
“听口音,故乡是在三江一带?”
坊间传言,贤王爷长得好,风骚儒雅,玉树临风,当日贤王的车队从大街上走过,青州就传播开了一句话“一见贤王误毕生,今后郎君是路人”。
“这不是混闹嘛,头一回传闻测验不考六艺,考这些左道傍门的杂学。“
午餐过后,茶客们坐在小茶社里,吹着海风,喝着本地的云雾茶,听一闻声多识广的茶博士侃侃而谈:
“害!天下人谁不说一句,贤王让位,才有了当今陛下的即位称帝,贤王真乃贤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