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寿辰(上)[第1页/共2页]
每逢节庆,天子为表与民同乐,便会带着后妃后代驾临芙蓉园,与臣民共赏赛事。
来观赛的百姓更是百倍于达官朱紫。张目望去,下方的马毬场边上,更是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数以万计,黑鸦鸦的一片。
珠帘前面,崔贤妃也满面笑意,手风俗地覆在小腹上,喜不自胜。
芙蓉园是一处皇家苑囿,在长安城外郭的东南角上,毗邻曲江池。
马毬场边上,有连缀的楼台,此中最大的一座,名叫摘星楼。
珠帘前面倏而无人出声,终究耳根清净。
明玉持续翘着兰花吃糕点。
她身着礼衣,虽一贯的无多赘饰,却自有威仪,雍容华贵。
这话的声音不高不低,堪堪能让这边听到。
外臣家眷以及一众外命妇顺次拜见太后,隔着玉阑珠帘,宫中五品以上的内命妇们陪坐着,张望着这可贵的场面,交头接耳,小声谈笑。
除了表里命妇,百官宗室也来了很多。太后喜好孩童,还特地答应世人带上家中后代。芙蓉园里到处笑语声声,是景璘即位以来前所未有的热烈。
毕竟先帝爱好聚宴,莫说寿辰,常日里表情好些也总会聘请大臣亲贵到宫中宴饮。逢得寿宴之类的,更是每年都有,绝无错过。
中间的嫔妃拥戴道:“恰是。前番那蜜柚,也是岭南进贡的,圣上不给别人,独独只赐给了淑妃。”
“送到国公府里去,赐给家奴。”明玉淡淡道。
“另有些。”佩姈道。
太上皇究竟会不会来长安这件事,跟畴前每次的成果一样,群情了十多日就再无后续。现在,人们更感兴趣的,是太后的寿辰。
我这玉清观方丈,也算得女官,故而跟六尚等女官们一起坐在皇后四周。
太后和颜悦色,与贺氏说了一会话,传闻她有些咳嗽之症,便向内侍叮咛道:“太医署的陈同昌乃此症圣手,让他去将军府为夫人看一看。另有岭南新进贡的那些橘红,也送些畴昔。”
畴前在先帝时,一个太后寿辰并不会成为甚么新奇事。
明玉坐在另一侧,高髻上的钿钗珠玉生辉,绛唇点得恰到好处,将略显清冷的面庞也染上了几清楚媚。
景璘是个孝子,即位以来,他便成心好好为太后筹办寿辰。可太后脾气俭仆,说天下经历了前年的大变故,正规复元气,天子更当流行俭仆,切莫大操大办,一再推却。在太后的榜样之下,不管宫中还是官方,便是逢得岁时节日,也不敢浪费。
马毬场上,越来越热烈。巳正,大鼓一齐擂动,在喝彩声当中,马毬赛收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