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第22章 大水灾(求收藏、推荐)[第1页/共4页]
不过,不利的不止湖南,同时候的安徽、江苏,也产生了特大水患,受灾人丁达数千万人。因为处所官吏对赈灾布施事情的冷视,导致灾情愈发告急,仅清江、沭阳一带哀鸿每天饿死者数百人。
水泥厂在前天就投产了,看着繁忙的工人,和堆成小山的水泥桶。锡良很欢畅的问道:“星海,这是这座洋灰厂产量多少?”
他们大声说道:“四川的星科公司招工啦,情愿去四川上工的快去北门大街报名。”
文德嗣要搞扶植,这水泥的耗损量可不是个小数字。如果都按这个坑爹代价去买,那就是脑袋进水了。文总才不想当这类冤大头,就算钱来得轻易,可也不是这类用法嘛。
他是内江县土著,壕子口人氏,本年30岁,已经有二子一女。他本是小贩子出身,年青时中了个秀才,但客岁清廷打消科举,他只得熄了持续考科举的心,用心在家做买卖。3月份,他看到星科公司招募人手后,就感觉这是个机遇,就关了小店,插手了星科。因为他能写字算账,在大多数都是文盲的员工中就显得很不错了。
“星海”就是文德嗣的表字,前次去见锡良,人家就问起他的表字,文德嗣就随便起了一个。这个表字的含义就是“我的征途是星星的陆地”的意义。
接下来,锡良又观光了四周的星科砖瓦厂,这也是在本来的砖瓦作坊根本上完整改革的机器化砖瓦厂,一样是出于环保考虑,这里的产品不是那经常见的黏土实心砖,而是后代风行的页岩砖和煤矸石砖,两种质料在隆昌都很丰富。
“咚咚咚……”几个闲汉敲着铜锣,在哀鸿中走动。
文德嗣答道:“总督大人,水泥厂目前的产量是每天360吨,如果按桶算,就是每天2050桶……”
………………………………………………………………
陈斯堂决然说道:“你不消管,统统任务我来承担,你们持续招募……我去给公司发电报解释……”
顾晓绿就让他去人力资本部做了个文员,厥后看他办事很得力,学习新知识也很主动,上个月又被汲引为招工科副科长,卖力招募工人。
招工停止得很顺利,三天不到,3000人的名额就差未几了。
水泥厂的首要设备是从美国买来的大型回转窑两台,四台生料磨,四台水泥磨,都是眼下最早进的。当然,这些“先进”设备在买来以后,都颠末端再次改进。隆昌这里有着水泥所需的统统质料,石灰石、黏土、石膏,另有燃料煤,非常合适建立水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