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赵国之行[第2页/共6页]
唐直设席接待了蒙仲,并笑问蒙仲道:“我魏国新任的大司马,不好好呆在大梁,如何跑到邺城来了?莫非是对唐某有何指教?”
蒙仲谦逊地拱手施礼,但目光则更多地在赵豹身上多逗留了半晌。
又过了几日,赵国邯郸那边收到了蒙仲的动静,但是,此时的赵王何却不在邯郸,他在亲信臣子肥幼的伴随下,再次前赴离石与秦王嬴稷会晤去了,现在在邯郸主事的,乃是赵王何的胞弟,平原君赵胜。
感慨地点点头,蒙仲微微吐了口气,对赵胜、赵豹二人说道:“此番鄙人前赴贵国,乃是有要事请见赵王,不知……”
此中蒙仲最熟谙的,就莫过于李跻与廉颇二人。
他口中的先王,指的便是赵主父,赵武灵王赵雍。
只要乐毅肯听取他的建议……
松气之余,赵胜笑着对蒙仲说道:“岂能委曲郾侯下榻于城内的驿馆?倘若郾侯不嫌弃的话,无妨暂住于赵胜的府上,恰好我兄弟二人也想听听先王的一些故事……王兄尝对我兄弟二人言,说郾侯曾受先王亲手教诲技艺与骑术,乃是先王最看重的弟子,哪怕视为义子亦不为过……”
当时,乐毅亦承认蒙仲的观点,但现在,乐毅还是借楚将淖齿的手杀死了齐王地步,这就申明,现在齐国——不,应当说是齐地内,齐人对燕国的抵当仍非常严峻,或者说,有变得越来越严峻的趋势,不然乐毅又如何会窜改主张呢?
“……当年我与庞煖、乐毅、剧辛、赵奢几人,庇护着赵主父搏命杀出沙丘行宫,来到灵丘之上……当时还不叫灵丘,只是一座知名的山丘,当时赵主父已受了伤,他说,与其死在流亡他国的途中,他宁肯死在赵国的地盘上……赵主父过世后,我等在赵成、李兑的追兵下,逃过大河,在河对岸,诺,就是那边,当时我们几人在那边别离,庞煖返回楚国,剧辛投奔燕国,我则带着乐毅他们,先逃回了宋国……厥后不久,我投奔了魏国,乐毅则投奔了燕国……”
而见蒙仲没有诘问下去,赵胜亦是暗自松了口气。
鉴于燕国起码十年、乃至二十年内没法转动,蒙仲也不担忧兼并了齐国后的燕国会对魏韩宋三国联盟形成甚么威胁,是以出于兄弟,他对乐毅提出了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