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没有选择[第2页/共3页]
李国英又问:“那你代表魏王来劝降,魏王的条目呢?”
欧阳直说到最后,说的已经不是见闻和究竟,而是对魏王计谋的猜想,但李国英倒是晓得,这些必定都是真的,毕竟在赵铭道治下的几个省,已经全然没有了藩镇军阀了。
欧阳直直接把赵铭道自琼州起事到北伐说了透辟,不管是和朝堂争权夺势,还是在治下翻云覆雨,乃至于北伐的一些细节,诸如兵力、军器、将领等等,凡是他晓得的,都没有任何坦白,而李国英越听越是感觉胡涂,比方云南清理士绅之事,当日孟乔芳与吴三桂来时候,欧阳直就说了,可当时候,欧阳直认定那是苛政,导致处所不安靖,牵涉赵铭道大量人力物力,但本日所说,就是当作了善政,稳定处所、开辟赋税、高低一心。
“所谓不破不立,魏王说,大明沦落至此,就是资本被藩王、士绅、卫所军官等把持分享,导致大明税越来越少,百姓承担越来越重,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魏王以强军控处所,加以鼎新,清理士绅不养藩王重整卫所,压在大明百姓身上的三座大山已经被颠覆,反而变成了荷包子和兵源地,在魏王治下,大明破后而立,已经有复兴之兆。
而第二个题目,则是向谁投降,这场北伐的战役是魏王赵铭道主导的,但川西武勋参与此中,且占有着首要的职位是不争的究竟。欧阳直是魏王的使者,但内里围城的军队倒是川西武勋,话事人是川西北巡抚詹天颜。
“条目?魏王给你投降的机遇就是最好的条目,现在魏王固然主力已经进入汉中,但另有后续军队到达,本来北上的重炮营亦折返南下,比及三十门重炮环列于保宁城下,重炮齐发,焉能有你李国英投降的机遇?”欧阳直平声静气,眼睛却盯着李国英的双眸。
欧阳直道:“李大人不是早就做筹办了吗?不然仅仅是为了向谁投降,争夺甚么前提,你明天就要和那几个总兵吵翻天了,但是你没有,明显你是先稳住了他们,再来我这里问问,这几个总兵值多少钱,对吧。”
李国英转念一想,感觉也是,欧阳直如果想在这件事坑害本身,那就没有亲身到保宁,把性命交到本技艺上的需求,他说:“人说魏王慷慨豪放,可本日如此,可见多是讹传了。”
但是若遵循武将来封赏,巡抚的名头没了,他就是一个具有两千兵的军头,没有地盘的环境下,他麾下这几个总兵也是要鸟兽散,又是甚么好出息?要晓得,这两年他在四川和统统的四川武勋、文官都结下仇怨,特别是和詹天颜,大战小战未曾停过,李国英兵马不强,如果再没有抱团的机遇,不管是遵循文官还是武将来封赏,那日子都是不好过,乃至有性命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