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招义渡江投对岸,下旨声讨反遭讽[第1页/共3页]
刘修文深思半晌,寂然说道,“太师对下官恩深义重,这点小忙天然不在话下。
各种迹象来看,楚昊极有能够投奔了北燕!
五百两银子,充足老船家买下艘他那样的破船了。
“如果刘大人还念着楚某曾经的恩德,帮个忙如何?”
刘修文一听,当即板起脸,“太师这是把下官当何为么人了?”
当朝廷下达的旨意过来时,楚昊早就不知所踪,这能怪得了谁?
当初楚昊决计结好刘修文,通过吏部尚书裴远图,给他弄了这个招义县令的位置,就是看重此人重情重义。
一时候,朝野剧震。
楚昊轻笑一声,“刘大人是担忧楚某投奔北燕吧?”
楚昊也恰是提早体味到这一点,才找刘修文帮手的,现在看来,总算是没白搭工夫。
“只是,下官实在想不通,即便太师因为宣华公主一事悲伤,也不消去官这么严峻吧?”
传闻要到对岸去,最后老船家死活不干。
“呵呵。”楚昊笑了笑,“刘大人的美意,楚某心领了。”
刘修文闻言低头沉默半晌,回道,“下官不敢妄议朝廷,但也晓得太师受了委曲。
没有回应,就是默许。
堂堂当朝太师,位极人臣的宰相,竟然放着大好出息不顾,反而投奔了日落西山的北燕,未免太不成思议了!
楚昊摆了摆手,“将心比心,换作是刘大人,你一心为朝廷尽忠,成果换来的倒是背信弃义,你又当如何?”
至于马车和战马,连卖都没卖直接抛下不管了,免得今后给刘修文带来费事。
“当初先皇但是当着陛下的面,承诺将宣华许配于我的,可陛下方才即位,就窜改了主张,楚某能不悲伤吗?”
无数百姓都在传说着朝廷如何背信弃义,拆散楚昊和宣华公主的流言,哪怕朝廷想堵住那些流言,都无从动手。
“呵呵,这叫单筒望远镜,只要视野开阔,十里以内行军布阵一目了然。”
拿着望远镜朝对岸看了看,楚昊说道,“老秦,奉告兄弟们,下船以后千万不要抵挡。”
这类事情放在谁身上,都不免让人嘀咕,更何况是名满天下的楚昊呢?
实不相瞒,楚某已经厌倦宦海,只是在江对岸有至好老友,想投奔他那边隐居,再也不问世事。”
要不然如许,下官这招义县虽不敷裕,但胜在偏僻,如果太师不介怀的话,不如就留鄙人官这里?”
商讨结束,楚昊再次和刘修文告别,带人跟着船家一起到了江边。
“如果刘大报酬难,那就算了,就当楚某没提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