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反攻罗文峪(二)[第2页/共3页]
大河局和小山营都只是营寨而无城墙,并且汉人守军方才投降不到一天,鞑子必定还没有全面掌控汉军,加上这些汉军尚未剃发,就更不成能有激烈抵当的来由了。如许一来,这两处真正会抵当的守军实在只要各一百的后金军。关宁军固然团体上不是后金军敌手,但四千对二百还是能够碾压的,以是拿下这两处应当没有任何难度。
赵率教便毫不踌躇地将四千精兵分红两股,连预备队都不留,直接两千人一股,筹办同时打击大河局和小山营。
萨哈廉目前手上独一两千正规后金军,一千安插在大安口,一千就在罗文峪,兵力算不上多。固然以目前的环境看,明军撇开后金主力而大肆反攻大安口和罗文峪的能够性极小,不过深谋远虑的他还是不敢粗心,要在最短时候内归化这些降兵,以充分这两个关隘的戍守力量。而让这里的统统汉人军民剃发,是他实施归化打算的第一步。
萨哈廉对劲地点点头,说道,“李大人忠义,本贝勒很欢畅。不过本贝勒只给你一天时候,明天太阳下山前,城内不管军还是民,皆需剃发留辫。”
剃发,是后金收伏汉人的惯用伎俩。剃了头发,就相称于给降金者烙上了印记,在新的头发没长出来之前,他们不管走到哪都会被看出是已经投降了金人。明朝程朱理学流行,讲究身材发肤授之父母,又讲究忠君爱国,以是如许的人即便回归了明朝,也会被视作不忠不孝之人,这辈子就别想昂首做人了。特别对于军士,不被朝廷治极刑就很不错了。以是,汗青上很多被剃了发的明军,最后就真的断念塌地地归顺了后金。
四千精兵在经太长久的歇息后,当即动手筹办打击罗文峪。
此人便是卖力戍守罗文峪的后金大将爱新觉罗.萨哈廉。萨哈廉是和硕礼亲王代善的第三子,早在努尔哈赤在位期间便因军功卓著而受封为贝勒,并参与议政。在后金征服蒙古巴林部、扎鲁特部等战役中,他屡立军功。1627年的宁锦之战中,他带人进犯明朝塔山粮运,以五千人大败明军两万人。与他的保守派父亲代善分歧,他是极其狂热的主战派,此次后金的入塞行动,恰是在他和其他贝勒的支撑下,皇太极才得以顺利成行。此人不但兵戈英勇,管理处所也有一套,皇太极今后实施的所谓“恩养汉人”的计谋,就属他履行的最为完整,也是他神驰后的大清供应了一个如何通过怀柔政策崩溃汉人抵当意志的范本。如许有忠、有勇、有谋的将才,皇太极天然非常正视,让他领兵戍守罗文峪也是基于这个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