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廷议(下)[第1页/共4页]
但是,就像他在贞观九年说的那句大话,“从周朝秦朝,周边民族时有入侵。现在周边民族都已经臣服,就是说从怀柔远人的方面看,我又超出前人了。”他以为这才是超出历代帝王的灿烂之处!
内心有火,褚遂良便又说道:“臣闻贤人之道,无所不通。突厥余魂,以命归我,收居本地,教以礼法,选其酋首,遣居宿卫,畏威怀德,何患之有?且光武居河南单于于内郡,觉得汉藩翰,终究一代,不有背叛。”
现现在,他发明本身的理念同李二陛下再难保持分歧……
廷议尚在持续。
见魏徵与房玄龄面无神采,明显并未摆荡,而李二陛下则面露欣然,便再接再厉道:“隋文帝劳兵马,费堆栈,建立可汗,令复其国,后孤恩失期,围炀帝于雁门。今陛下仁厚,从其所欲,河南、河北,任情居住,各有酋长,不相统属,力散势分,安能为害?”
见到群臣沉默,李二陛下模糊傲然,挺腰端坐,气度仿佛,鹰隼普通锋利的目光扫视这廷上诸臣,一字字说道:“众爱卿,觉得然否?”
房玄龄心下一沉,与魏徵对视一眼,再看看面无神采的李绩,终究轻叹一声,再不发言。
因是跪坐于茵褥之上,对于旁人这是久经练习的礼节,浑不当事,但是对于房俊,倒是极其难受的一件事。坐了没一会儿,便感到双腿垂垂血脉不通,小腿肚子都模糊发胀。
既然咱谁都比不过,那还去起甚么哄、现甚么眼?
比靠近,比得太长孙无忌、房玄龄?
就这么听着又实在无聊,一阵困意袭来,便打起打盹。
在草原上能打得他们狼奔豕突,在咱自家地盘反而何如不得了?
按说,这本是一个心有万民的官员最好的年代,有宽松的内部环境,能够去大展手脚,将万里江山运营的繁花斑斓,让千千万万的老百姓有所衣、有所食、有所养,初创一个亘古未有之堂皇乱世!
现在四海昇平,群蛮镇服,即便高昌之类偶有峥嵘,亦不过跳梁小丑矣,不敷为患。
这不叫事儿!
唐俭正老神在在闭目养神,像是这类廷议,没有他插手不可,资格够老啊,但是他来了也划一于没来,向来不颁发定见,你们如何说,我就如何做……
不然,为何陛下如此说的时候,你不站出来明白表示反对?
在李二陛下想来,将突厥差遣于外、分而攻之,这事儿汉武帝、隋文帝、乃至隋炀帝都干过,他现在也做到了,没甚么希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