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道不同[第3页/共3页]
李承乾在一旁笑道:“教员既然在寺中涵养,何不一起坐坐,亦让吾等门生聆听教诲?”
因为裴矩当真是“千古之谜”……
比及笑声止歇,李百药才温言道:“成大事者不拘末节,房二郎固然豁达放浪,但大节不亏。所作所为,皆是利国利民之举,所思所行,尽是千秋鼎盛之道,只需凭持本心,异日定是彪炳青史之名臣良相,尽力吧,小子。”
但是在茫茫汗青的河道里,恰好就有这么一小我,让你不辩忠奸……
更独特的是,他先奉承巴结于隋炀帝杨广,出了很多祸国殃民的坏主张,是一个大佞臣;而降唐后,却变成了奸佞良臣,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首要谏臣。
李百药笑呵呵一脸嘲弄。
言语之间,两人并肩进入楼内。
方才说话之人,便是这裴宣机。
陈玄德更直言道:“江南被士族把持,不管是衣冠南渡的侨姓士族,亦或是世居江东的吴姓士族,都极其排外,一向将江南视为禁脔,即便是朝廷中枢亦不得插手。现在固然迫于情势没法抵挡二郎南下,可这帮人根深蒂固枝繁叶茂,二郎怕是要寸步难行。二郎正值华年,与其前去江南泥足深陷不得寸功,何不留在长安谋一个安稳的职务,循序渐进终有一日能名列中枢。”
一名年逾古稀的老者穿戴一身羽红色的麻衣,白衣胜雪,白发童颜。他的身材高瘦,很有些仙风道骨的神韵,背负双手立于楼前,太子李承乾肃立一旁,聆听教诲。
许是后陈的毁灭使得陈氏一族丧失了进取心,亦或是时势所迫不得不韬光养晦。总之陈玄德交浅言深,并不看好房俊此番南下能够有所作为。
汗青上,不管是忠贞之臣,亦或是奸佞之臣,都数不堪数。忠臣流芳百世遭到后代敬佩,奸臣则遗臭万年遭到千古唾骂。
为甚么称其为“千古迷臣”呢?
“胡说八道!”李承乾气得踹了房俊一脚,“李师品德朴重,品德无瑕,岂会干出这等龌蹉之事?不过是关中百姓以讹传讹罢了,休要歪曲李师!”
平素都是常见的,诸如虞世南的儿子虞昶,封德彝的儿子封言道,陈后主之弟陈叔达的儿子陈玄德,以及——“千古迷臣”裴矩的儿子裴宣机。
此时大抵间隔太子李承乾宴请的时候尚早一些,楼内的地席上只是坐了三五人。
说实话,陈玄德当真是一番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