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釜底抽薪(下)[第1页/共4页]
房俊这是在釜底抽薪啊!
但是与萧家的顾虑一样,房俊就是要用海量的利润来拉拢朱家,分化江南士族的联盟……
江南侨姓以“王谢袁萧”为首,此中琅琊王氏式微,现在已经转投房俊的阵营,谢家扭捏不定,一贯以萧氏马首是瞻,不过现在看来萧家很难回绝房俊抛出的引诱,谢家的态度也不难推断。而袁氏一贯中立,不与别的家属过量牵涉,标榜狷介。
如此行动,定然引发江南的轩然大波,所产生的结果不成预感。而房俊此举的真正企图也不难猜想,就是要分化崩溃萧氏和江南士族的联盟!
所谓的“江南士族”,便是以此八姓为首。
房俊说道:“本侯把握一种全新的制盐体例,毋须燃料熬煮,只是所需园地和野生倒是很多。本侯体承圣恩,事件庞大,既要扶植军港、船厂,亦要筹建市舶司,是以并无敷裕精力打理盐场事件,如果贤昆仲成心,能够插手出去,利润天然是不会少的。”
萧铭看向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巴望和要求,那是一种频临绝境而又起死复活的渴求……
房俊淡然道:“人间之事,本难分身,鱼与熊掌不成兼得。”
贞观年间的盐价一向在每斗两百文摆布,换算下来,这将是一笔多么庞大的财产?
《管子》所载:“暮春之初,北海之民即煮海为盐”。煮海为盐是将海水放入容器当中熬煮,将水分蒸发从而结晶成盐,只要有燃料,海边到处能够煮盐,是以并无“盐场一说”。海水煮盐自古已有,但是海水晒盐却要很晚才会呈现,起码唐朝之前是没有的,是以朱渐并不知“盐场”为何物。
朱渐明白,房俊这是在抨击之前顾家结合各家企图在牛渚矶置他于死地的大仇!
他挑起大拇指,赞道:“朱兄直言快语毫不造作,不愧是热诚君子!本侯于华亭镇境内共打算出盐场十五处,每一处盐场,年产海盐绝对不下于十万斛,如有不敷,本侯给你补上!”
朱渠眼睛都红了,急吼吼的看着朱渐,眼神里的贪婪和火急赤裸裸的放光……
朱渠却俄然问道:“未知大总管这类新式制盐之法,能够年产多少盐?”
可萧铭真的不想就这么无所寻求、生无可恋的遗憾毕生……
晓得你爱财,但是兄弟啊,这并不是产多少盐、卖多少钱的事情好吧?这是一个态度题目,是站队的题目,就算房俊给一座金山,不能站畴昔就是不能;反之,就算一文钱都没有,该站畴昔还是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