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为子绸缪[第2页/共4页]
海贸的利润谁都晓得,特别是占有朝堂首要权力的关陇个人更是眼热不已,只是他们的根底都在关陇一带,间隔大海太远,鞭长莫及。另有一点,海贸向来被江南士族视为禁脔,祖祖辈辈紧紧把持,朝廷想要将市舶司建在华亭镇,无异于在江南士族的后路断绝,这些世代占有江南的士族,岂能善罢甘休?是以最开端的时候,他们派出部曲家将只是想要在剿匪的时候分一本羹,从未想过有朝一日或许会有介入海贸的机遇……
将张亮派往江南,既停歇了关陇士族的不满,又使得房俊不至于一枝独秀成为众矢之的,的确是爱子心切的好算盘。
到阿谁时候,房俊必定木秀于林,不晓得有多少眼红心热的人背后里做手脚,停滞房俊的功劳。而房俊脾气卤莽,如果有这类事产生,定然不会谦让畏缩,一番明争暗斗是少不了的。
房玄龄老脸微红,讷讷不能言。
李二陛下岂会看不出这些人的把戏?当即便以“张亮爵高,房俊年幼,以次凌主,事端丛生”为由予以回绝。
语气模糊不满。
把个房玄龄打动的不要不要的,差点涕泪横流!
果不其然,房俊刚到江南,便被摆了一道,差点命丧牛渚矶。
李二陛下哈哈大笑,说道:“玄龄啊,你我君臣一场,某在陵寝之旁已经给你留了位置,即便今后吾等尽皆弃世,亦要将这君臣交谊持续下去,常相为伴!是以,就不要这般假惺惺的否定了。”
如此一来,市舶司的建立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那么随之而来的便是海贸将把握在房俊手里,金山银山取之不竭!
紧接着,由长孙无忌、独孤武都、宇文士及三人牵头,关陇士族个人上奏,要求敕封张亮为沧海道行军副总管。来由是以之节制房俊,查缺补漏,弥补房俊经历之不敷……
好处太庞大,关陇士族们在红着眼睛的同时,又感觉房俊有点不成靠了……
如此想来,房玄龄可谓老谋深算……
陪葬昭陵啊!
李二陛下迷惑不解的看着房玄龄,他需求一个解释,绝对不但仅是他方才所说的阿谁来由。
因而大师一商讨,不能让房俊在江南一手遮天,必须派畴昔一小我从房俊手里抢下来一些好处。只不过人选并不好找,既要有必然的声望资格能够说得出硬气话不被房俊死死的压抑住,又得与房俊有点龌蹉过节,不至于同流合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