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河内太守的往事[第2页/共3页]
於夫罗无法之下,又挟持着张杨逃到了黎阳,攻破了度辽将军耿祉军。
就因为这个启事,张杨对于匈奴人没有好感。
彼时附属汉朝的南匈奴单于栾提於夫罗屯于漳水,看到这类环境也加盟了袁绍团队。
张绣刚一开口,就被张杨打断,后者面露不豫之色,“贤侄何故如此生份?
要晓得此时的三公(即太尉、司徒、司空)已成为虚职,另设的大司马还要位在三公之上。
张杨笑道,“听你言中之意,若无此事,你连某都不筹算相见?”
讨伐董卓一事就此偃旗息鼓,天下进入了群雄盘据的期间。
“那些匈奴人,贤侄筹算如何措置?”
张杨闻言当即再度拍了拍张绣的手臂,喜笑容开:“贤侄来意,吾已悉数得知,此事汝不必担忧。”
在张绣惊奇的目光中,张杨持续说道,“戋戋匈奴人,何足挂齿?
“某正有此意。”
便由某派人将那蔡氏之女送回陈留,只是若被曹操问起,便说是某在匈奴人手中把她救下,如何?”
张绣有些踌躇,却听张杨决然道:
张杨当即就是一愣,又是好气又好笑:“汝自比吕布倒也罢了,何故拿我与那丁原、董卓比拟?”
张绣固然也是一郡太守,但他一个杂号将军在身份上倒是没法跟张杨比拟。
乃至于在他进府之前,都已经安排他带的这一千人去补给了。
让他不测的是,张杨几近是不假思考地说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这类做法在当时大大博得了世人好感。
以是现在张杨自称是张绣长辈,反而比以官面身份打号召亲热很多。
当初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张杨曾在河内插手了盟主袁绍军。
除了河内太守以外,张杨还被封为安国将军、晋阳侯。
只是他不明白张杨为甚么要这么帮本身?
听过张绣的话,张杨想了想开口道,“吾曾投本初,知其为人。
张杨对此并无定见,对于张绣要这些人干甚么也没有过问。
我与你从父亲如兄弟,你于我便如子侄普通,称我伯父便可!”
第98章 河内太守的旧事
匈奴人既已归顺大汉,现在降又背叛,当诛之!”
“你倒是实诚!”
没想到於夫罗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挟持张杨作为人质直接开溜。
“若你不肯当我是伯父,本日之事便休要再提!”
莫非真的仅仅是因为跟张济的友情吗?
若贤侄在并、冀二州与之相遇,报出吾名,当是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