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意外收获[第3页/共3页]
李瑛也没希冀李隆基放给本身实权,能给本身一个和大唐饱学之士打仗的机遇就已经是不测之喜,现在岂敢期望干政?
敢在李隆基的眼皮底下搞这一套,怕是老寿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烦了!
满朝文武俱都竖起耳朵聆听,倒要看看这个畴前只会写打油诗的太子弄出了甚么绝代佳作?
“想不到太子竟有此等文采,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啊!”
“好诗、好诗啊!”
世人纷繁看去,说话之人恰是须发皆白的秘书监贺知章。
李瑛心道这首诗本来就是你写的,只不过被我借来临时一用,将来必然连本带息还给你……
李隆基抚须道:“可贵太子有此文采,朕决定命人设置一座‘诗馆’,名字就叫做‘开元诗馆’。由你主持掌管,招募那些胸有才调,但却没有治国才气的江湖文人吟诗作赋,称道大唐。”
李隆基双眸微闭,抚须道:“太子,你可晓得金銮殿上君无戏言?”
“本来中间就是王摩诘,对于你的大名,寡人但是如雷贯耳,这篇拙作倒是让你见笑了。”李瑛仓猝谦善的说道。
明天获得主持诗馆的资格,有了光亮正大和社会名流打仗的机遇,已经算是不测之喜,千万不能因为与贺知章说多了话惹来祸端。
“儿臣谨遵父皇圣谕,定当用心研讨诗歌文明,毫不干与政事。若诗馆中有人违背,请父皇问责儿臣。”
“好一个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写得好!”
偌大的太极宫内只剩下贺知章,与一其中等身材,年约四旬,身穿绿色官袍的文官。
李瑛不由得为之语塞,揣摩了半晌,方才念诵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端交。”
你贺知章本年靠近八十了,我但是还不到而立之年!
李隆基话锋一转,提示道:“朕要提示你,诗馆所招募的人必须是白衣之身,身上有任何官职的人都不得涉足。诗馆里的文士更不能妄论政事,不然必定严惩。”
“比方呢?”王维眨着眼睛笑问。
李隆基龙颜大悦,抚须道:“此乃传世佳作,太子当赏!”
李瑛不由得吃了一惊,没想到这首诗的正主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