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一福寺[第2页/共3页]
被人挠到痒处,李独霜畅怀一笑,相互见礼一番后,在法澄禅师的引领下,穿过庙门,劈面而来的就是有着护法卫道之责的天王殿。
当李独霜极力登上最后一级台阶,迈过一个不显眼的门槛,法澄禅师当即一笑,带领僧众迎了上来。
庙门上立有一众和尚,为首和尚耳垂饱满,眉如初月,虽已近花甲之年,但卓但是立的气质一下就凸显出来,据孙怀所说此乃一福寺主持法澄禅师。
带着疑问,李独霜跟着法澄禅师来到了法堂,这里是传道授业之所,也是寺庙对外欢迎之地。
他一向都是李独霜身后的盾牌,哪怕只是一块破木板,也极力保护李独霜的背后,直到有一天真的挡下了一次必杀的一击。
李独霜没有告诉州衙来措置此事,终究挑选由吴佩甲带领乔装打扮后的威远军部下将老黄的尸体安葬在了城外一块风水宝地,立了一块无字碑,种下数棵青松。
李独霜展开双眼,看着结印的右手,只见知名指尖垂垂沁出一团吵嘴之气翻滚的圆球,黑气深沉阴暗,白气朝气勃勃,皆被限定此中。
一时候,如六合初开,李独霜混浑沌沌的心神中有一点灵灿烂耀升起,受“灵官印”牵引,动员周身精气裹挟着间杂此中的黑气,一起往右手竖起的知名指滚滚而去。
除了李独霜,无人晓得这内里安葬着一名勤勤奋恳的老仆,数十年如一日奉侍一名冷静无闻的墨客,直到他考中进士,成为崇文殿直秘阁,再成为河州通判。
“佩甲!”
只见一道刀光倏忽而来,将吵嘴圆球无声切开,白气散逸,黑气却如水入油锅般在一阵刺啦声中逐步消弭,完整消逝之际,李独霜清楚听到了一声怨毒的嚎叫。
李独霜低声交代,听到关头,吴佩甲震惊莫名,表示担忧,李独霜却摆摆手,果断道。
这时李独霜支起家子,向老者砸去一块随身的玉玦,天然没甚么结果,却胜利激愤老者,作势往李独霜直扑过来。
“若李大人之俗事乃“平盗匪,治商税”的话,就是让贫僧等上一百年也是应当。”
李独霜感觉有理,归正现在也没有更好的体例,遂带了吴佩甲和孙通吏,以及州衙所属衙役,以通判身份正式拜访一福寺。
“贵寺传承日久,德布河州数百年,乃我辈之表率,本该早些来访,何如俗事缠身,乃至本日方才登门,万望勿怪!”
李独霜喝道。
凌晨,李独霜一行人在山路上逶迤前行,过了好久,才看到古朴的庙门一角。
果如吴佩甲所言,一股阴冷之气往心神而去,过及之处,生硬不已。当即振起余力,以尚可活动的右手,四指交迭,知名指竖起,捏了一个老道所说的“灵官印”,然后闭目运转“解心释神,灵台清幽”八字心诀。顷刻间,脑海里蓝色珠子再现,翻滚着激起出道道蓝色气味,涌向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