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地道[第3页/共5页]
山阳关如同卡在山缝间隙中一道长方形,分为外、中、内3层城墙,外墙最高,中墙次之,内墙只要2丈余,可实际上超出中墙,几近已经是巷战了,中墙和内墙之间就是错综庞大的营寨。
那克苏开端还不晓得边军灶房的风俗,乃至于他直接用手去托锅底,手掌都差点烫掉一层皮,还好他及时调运罡气才没有受伤。
“如果山阳关不在了,敌军就要从玉宁关出兵来对我们停止包夹,从玉宁关到悬壁关,那但是足足30多天的行军,在相互之间贫乏联络,我们的行迹又不肯定的前提下,底子是没法做到的。”
借助“百里之目”的结果,杨毅用炭笔在鹿皮上画出了关城的大抵地形,包含中墙以内的营寨地区,只是因风雪反对,他也看不清敌军漫衍,听汤容说,山阳关足足有8000边军保卫,比玉宁边军还多出了2成。
“厥后烈阳帝国攻占北洲,各府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抵当行动,唯独山阳关,蛮夷雄师一来,直接就投了降,还被授予了山阳关总兵一职,持续在这关城里作威作福,只不过大半卒卫都换成了蛮夷人,另有1名副总兵,仿佛也是翰姆族人。”
“信号?那是甚么?”裴红月收回疑问。
杨毅大喜,他之前听达飞兄弟提到“隧道”的事情,就已经留上了心眼,没想到这一次还真的派上了用处,不然,像山阳关如许易守难攻的关隘,除了夜袭抢关,也很难有其他的体例。
“张奎、那克苏、孙冲、王大海,另有我,带上100名罗斯族人,从隧道潜入敌营,第一时候掠取中墙城门!达飞和瓦贝夫带路。”
整间灶房,让杨毅有种熟谙感,玉宁关在最后的保卫阶段,采取了赵景升的“冰城之计”,灶房成了最繁忙的处所,他也没有少去帮手。
“内墙以后,另有近2万的蛮夷骑军。”
“裴红月、吴铁牛、郑继祖、邹彦,你们带领战鹿雄师,于山阳关外2里处待命,见到信号,当即对外墙城门策动奔袭,一起冲抵内墙,裴军赞筹办200人的预备队协防内墙,其他人持续攻击边军大营。”
隧道中乌黑无光,杨毅等人将萤石取出挂在脖子上,充当照明,这个行动实在非常伤害,假定隧道被发明,山阳关守军在那边堵着,这100多人必定就憋死在隧道中了,这也是为甚么让那克苏打头的启事,万不得已,也就只要这位当前全军武力值最高的鄂林族人,才有机遇暴起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