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冰裂纹里的本草经[第2页/共3页]

喜好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请大师保藏: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当最后一缕阳光掠过瓷盘,冰裂纹俄然全数亮了起来,像无数条金丝在素白瓷面上游走。叶承天瞥见十二瓣菊花的影子被裂纹切割成更小的碎片,却又在光影中重组为《本草纲目》里的"九品药图"——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恰如瓷盘上的布局:中心四大怀药为上药,环护的菊花是中药,冰裂纹本身便意味着下药攻病的途径。

当最后一瓣菊花归位时,庙顶的铜铃俄然叮咚作响,一片柏叶刚好落在瓷盘中心,挡住了山药顶端的芽眼。叶承天心中一动:这株千年古柏的落叶,不偏不倚落在“中焦”之位,倒像是孙思邈在云端点头,赞成这超越千年的情意相通。

分开供桌时,他的袖角拂过瓷盘,冰裂纹与布料摩擦的窸窣声,竟与影象中翻动敦煌残页的声响奇妙地重合。叶承天俄然明白,所谓文明的传承,向来不是简朴的复刻,而是像这瓷盘上的冰裂纹——在光阴的淬炼中天然开裂,却又在开裂处发展出新的能够。当当代人的指尖抚过这些带着体温的纹路,孙思邈的医道,便在这古今交叉的触感中,重新流淌进了当代人的血脉。

叶承天的拇指碾过某道较深的裂纹,触感竟像在摸《食疗本草》残页上的朱砂讲明。那年在敦煌,他曾对着残页上恍惚的"菊,味苦,平,主风头眩肿痛"发怔,现在却在瓷盘上瞥见更新鲜的注解:冰裂在"肺经"走向的纹路较浅,对应菊花"轻清上浮"的药性;裂向"肝经"的纹路较深,暗合"平肝熄风"的服从——前人早把四气五味铸进瓷胎,让每一道裂纹都成为永不退色的药性申明书。

"这盘子是万积年间重修时,用药王井的泥、千头柏的灰、怀菊花的露烧制的。"张道长不知何时捧来《怀庆府志》,册页间夹着片枯黄的菊瓣,"窑工说开窑那日,瓷盘上天然裂开的纹路,竟和孙真人在庙壁画的药方图一模一样。"志书里夹着的明朝拓片,恰是庙壁药方图的复刻,药名旁的连线走向,与瓷盘冰裂纹如出一辙。

张道长悄悄盖上《怀庆府志》:"当年孙真人在庙前种药,说'草木有灵,器用有魂'。这瓷盘上的每道裂纹,都是草木与水土、火与时候的对话,更是医者与六合的密约。"叶承天望着裂纹中闪动的光斑,俄然感觉那些在尝试室里用3D扫描复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