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篓里的雪参[第2页/共5页]
- 臣药:老山五味子帮助雪参,加强补肾宁心、收敛固涩之效,与雪参协同针对虚证;石蜜补中益气、和胃润肺,一方面助雪参补虚,另一方面润肺以改良能够的肺部不适,且能调和诸药。
寅时五刻,铁门环撞击的“咚咚”声惊飞了檐角宿鸟。叶承天披着晨霜推开医馆门,见台阶上坐着个灰衣老者,背篓里暴露半截暗红根茎,须根如白叟银髯般垂落,在月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芒。
采药人传奇
但是,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一个贪婪的富商耳中。富商心想,如果能获得雪参,制成药售卖,必然能赚得盆满钵满。因而,他雇佣了一群人,带着东西,浩浩大荡地前去云台山寻觅雪参。
云雾环绕的云台山,好像人间瑶池,奥秘莫测。在这山间,世代传播着雪参的奇异传说。
是夜,叶承天梦见本身化作雪参须根,深深扎进太行岩壁,头顶是千年不化的积雪,脚下是温热的地火,每寸根茎都在感受着六合的呼吸——本来药王留下的,向来不是某张详细的药方,而是让医者成为草木与患者之间的桥梁,让每一碗汤药都流淌着六合的慈悲与医者的畏敬。
刻完药方,叶承天取出个锦囊,内里是前日绣娘送的刺绣残片,他将其垫在药篓底:“今后您采药,就带着这个,绣的是药王观草图,草木见了,自会靠近。”老者摸着绣片上的银针纹路,俄然老泪纵横——那针脚走势,竟与他采雪参时公用的“鹿角镐”弧度分毫不差。
说着,他翻开老者留下的《采药记》,在末页题字:“云台雪参,得六合清刚之气,补肺肾而不腻,通经络而不伤。采之须留根,用之须存仁,此孙真人‘天人合一’之旨也。”笔落时,窗别传来山风掠过松林的沙沙声,仿佛满山草木在悄悄应和。
第二天一早,林修便踏上了寻觅雪参的征程。他沿着崎岖的山路,艰巨地攀爬着,一起上,波折划破了他的衣衫,石块磨破了他的双脚,但他没有涓滴畏缩。
叶承天轻抚泛黄的纸页,忽见某页边角画着个特别标记——恰是三日前他在药王庙后崖壁看到的刻痕。“此标记是孙真人当年所创,意为‘留根养脉’。”他指着图中雪参根部的三缕须根,“采挖时须留其一,让药草能持续生发,这是人与草木的左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