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刀下的寒腰疾[第4页/共17页]
忽听得柴刀磕门声如裂冰,“哐当——哐当——”惊飞了檐下缩成毛球的寒雀。排闼处撞进个裹着羊皮裤的男人,肩头半捆柏树枝还凝着未化的雾凇,每走一步,裤脚冰碴便簌簌滚落,在砖地上砸出细碎的水痕。他整张脸冻得发青,左手死死扣住腰眼,脊背佝偻如老松,每呼吸一声都带着砭骨的嘶鸣:“叶大夫……拯救……”
冰棱垂檐的辰时:
叶承天的拇指按在腰阳关穴上,指腹触到的不是皮肉的温软,而是冻僵的筋膜裹着椎骨,冷硬如深山里经年不化的铁矿石。他指尖微颤,俄然瞥见男人肩头滑落的柏树枝——新奇断面排泄的虎魄色树脂,正与掌心血痂的铁锈味绞在一处,在零下十度的氛围里凝成腥甜的冷香。那道血痂横在掌根劳宫穴四周,伤口边沿翻着青白,清楚是寒邪顺着创口直入心包经的征象。
当艾炷在腰阳关穴上腾起青色烟霭时,院角老附子的块根在积雪下仿佛更红了些,顶芽的青苞竟挣开薄冰,暴露一星半点鹅黄——这株熬过三个小寒的药草,现在正以本身的阳气,照应着艾火与药石,在这零下二十度的山坳里,上演着“以火破冰”的陈腐医道。叶承天看着艾灰簌簌落在男人青黑的皮肤上,俄然想起《黄帝内经》里“天人呼应”四字:面前的柏树枝、老附子、乃至掌心血痂,不都是六合写给医者的病案吗?
一取云台附子,经小寒三候炮制。其法冬至采挖,埋药王庙香炉灰中,经三候北风(每候五日,合督脉十五椎之数),表皮裂如龟甲,内现金黄“火心”——此乃阳气凝于根核之象,《本草经疏》所谓“附子禀六合一团阳气,为补命门真火第一要药”。炮时去其皮脐,童便浸以降燥性,柏枝火煨以通督脉,得火性则刚猛,借香灰则入络,专破督脉冰结之寒。
晨雾不知何时散了,冰棱折射的七彩光在药碾子上跳成碎金。叶承天捏起昨夜陈三留下的附子块根,火心处的虎魄油珠已凝成薄痂,形状竟与人体腰椎的侧影别无二致。他俄然想起《本草拾遗》里的话:“草木虽无言,却以形色性味,写尽六合医道。”现在药园的嫩芽、门框的冰棱、少年篮中的柏枝,不恰是六合续写的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