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晒场边的干咳影[第2页/共17页]

“银耳羹护皮腠。”叶承天指着檐下晾晒的银耳,耳片的褶皱里还嵌着晒场的柿皮碎,“长在老栎树阴面的银耳,胶质如肺腑津液,敷在晒架勒痕上,能让燥裂的皮肉找回云雾的润意。”煎药时取桂花承露为引,蒸汽顺着壶嘴上升,在窗纸上凝成肺叶形状的水珠,恰是《令媛方》里“以形归经,以露引药”的妙解。

晒架的竹篾间,紫苏的影子与柿饼的金黄相互映托,构成幅润燥共生的画。叶承天晓得,当农妇明日持续翻动柿饼时,紫苏的叶片会替她挡住最烈的秋阳,锯齿会扫去呛人的粉尘,香气会润养耗伤的脾肺——这不是草木的偶尔,而是六合在秋分时节,借紫苏的叶、百合的瓣、银耳的胶,给晒秋人写下的护燥秘卷。

药园深处,新采的玉竹还在竹匾里闪着蜜光,野百合的鳞瓣上又凝起新的露滴,与桂花枝上的晨露遥相照应。叶承天望着檐角吊挂的桑叶束,蜜渍在阳光下泛着金泽,俄然明白,医者的妙手从不是首创,不过是顺着草木的性、时节的气、六合的理,将千年的聪明熬成一碗润心汤——就像这秋分的露,落在桂瓣是天然的奉送,煎入药汤便是救肺的甘露,而人与草木的共振,向来都藏在这一瓣鳞、一段根、一滴露的发展暗码里。

晨风掠过药柜,将晒干的百合粉、蜜炙的玉竹片、紫苏的碎叶悄悄扬起,混着新收草药的暗香,在“大医精诚”的匾额下,变成一味最朴素的药——这味药里,有秋分的阴阳、草木的脾气、医者的匠心,更有天然与人体从未断绝的共振。当阳光在青石板上画出草木的影子,叶承天俄然明白,医案终会泛黄,而草木与人间的治愈故事,却会在每个骨气的轮转中,永久新奇如初。

晨光穿透桂树,将百合的影子投在晒场的竹筛上,鳞片的纹路与柿饼的白霜竟拼出润肺的图腾。农妇告别时,竹篮里的柿饼上落着片百合残瓣,霜纹在阳光下垂垂熔化,却在柿饼大要留下个潮湿的印子,好似肺叶的表面。叶承天望着她远去的背影,俄然明白,人间的治愈向来不是古迹,而是适应时节的草木,在得当的时候,把六合的奉送化作了最和顺的药——就像晒柿饼的人晓得等阳光把柿子晒出最甜的霜,医者也晓得在秋分的百合里,找到润养肺脏的千年秘语。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