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核桃林的干咳声[第1页/共18页]

暮色漫进医馆,叶承天将核桃青皮煮的水递给患者:“这青皮能化您腰肩的劳损,就像老核桃树的皮,经得住山风的磨。”山民摸着腰间的热敷包,俄然瞥见掌心的桃仁种皮,不知何时与案头《伤寒论》的“麻仁丸”条则堆叠,纹路分毫不差——本来医者的妙手,向来都是顺着草木的形状,解开人体的结,让寒露的凉燥,在核桃仁的润、火麻仁的滑里,化作山林间最和顺的润养。

山林人的润降方

叶承天接过带露的肉苁蓉,指腹触到肉质茎的柔润——那是戈壁植物在寒露时节攒下的润气,与云台山的桃仁遥相照应。他俄然轻笑,本来每味新收的草药都是六合派来的骨气使者:肉苁蓉的鳞叶应着肠道的光滑,郁李仁的尖喙合着大肠的爬动,连晾晒的款冬花干,莲座苞片的褶皱里都藏着山林雾露的影象,等着在医者的方剂里,续写护肺的篇章。

寒露寅时,叶承天踩着结满白霜的核桃林小径,手中的铜盏接住百年核桃树垂落的露——卷曲的核桃叶如天然的承露器,叶脉的弧度刚好将晨露聚成圆润的珠,落在盏中收回清越的“叮”声。树桠间挂着的云台桃仁已褪去青皮,种皮在晨雾中泛着棕红,那是接收了百年树气的印记,纹路走向竟与人体腹部的大肠募穴一一对应。

叶承天接过桃仁,指腹触到种皮大要的凉润——那层霜不是寒露的清冽,而是老核桃树阴里攒了整夜的润气。他取出银刀切开果仁,两瓣饱满的果肉在刀刃下天然分开,竟在断面聚成个天然的“肠”字:外侧的褶皱如肠道的皱襞,内侧的细沟如肠腺的开口,中间的油脂链顺着“肠”字的笔划固结,在晨光中折射出七彩光,恰是《本草经》里“润下通结”的具象。

煎药的竹炉煨在老核桃树下,叶承天却不取山泉水,独独用铜盏里的核桃叶承露——寒露晨露经卷曲的核桃叶过滤,带着树叶的涩香与秋金的清肃,恰能引桃仁入大肠经。“核桃露属金,大肠也属金,这是‘同气相求’。”他将桃仁、火麻仁投入陶壶,又插手半片姜汁炙过的紫菀,卷曲的紫菀丝在露水中伸展,形如肠道的爬动波,“紫菀属木,木能疏土,姜汁的辛散助其行气滞,比如给堵塞的肠道开扇通风的窗。”

陶壶里的麦冬水在火上咕嘟作响,块根在沸水中伸展,竟在壶底摆出胃腑的形状。山民喝下时,喉头的燥渴感如遇山溪的清泉,麦冬的甘润顺着食道滑下,像给干枯的胃壁敷了层核桃蜜。腰间的杏仁膜跟着呼吸轻颤,勒痕的灼痛垂垂化作朝阳坡杏树的阴凉,与腹中的麦冬水润相互照应。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