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峨眉禅影:齿轮钟摆里的匠人密码[第2页/共2页]
深夜,我们用咖啡机改装成“笔墨钟表”:投入关头词卡片,齿轮转动后吐出重组的句子。小桃写的“辟谷修仙”变成“草本轻体营”,璇玑的“AI爱情”化作“硅基感情调谐”,而我写的“面包宇宙”竟跳出“碳水哲学史诗”的妙句。
喜好芳华靓丽2020:5:28请大师保藏:芳华靓丽2020:5:28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斑斓雅阁的晨光中,璇玑抱着一堆古籍冲进店里:“徒弟!你看我在旧书市场淘到了甚么?”她怀里的《鲁班经·器用篇》泛黄发霉,扉页上“铁手门”三个字却清楚如昨。
分开时,老张塞给我一本《机器诗三百首》:“下归去故宫,带你看‘写字人钟’——那机器人写的‘寿’字,比很多网文末端更有劲道。”我掂了掂手里的扳手,它不再是对抗的兵器,而是一把钥匙——能拧开数据铁幕,让笔墨如古钟报时般,敲出属于匠人的清越之声。
“传闻你们在找‘老匠人伎俩’?”他翻开东西箱,内里摆满镊子、油壶、微型扳手,“我是故宫钟表修复师老张,上周修复乾隆爷的‘转花水法人打钟’时,俄然看懂了些东西。”
我摸着扳手俄然顿悟:本来徒弟的“三日一餐”是为了保持极致专注力,“听风辨形”是在练习机器般的灵敏感知——这些“禅修”本质上都是“匠人修行”。
4、斑斓雅阁的机器诗会
“铁手门不是江湖传说,”老张指着照片,“这是民国期间的‘官方机器改进社’,专门用传统工艺改进西洋东西。你徒弟当年在峨眉山修钟表,实则是在研发‘避战机器’——把兵工技术藏进座钟齿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