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丙午年秋[第1页/共5页]
江楼身姿矗立如小树,少年站姿如松,非常赏心好看。而他身边,站着比他矮半头的小女人,已多少有少女的身形,傲视神飞,气质却内敛了很多。
入燕门后,公主下车,双手捧着燕川的黄土,低头落泪。
“你们不会……有事的!”皎皎不敢大声哭,怕引来巡查的兵士,她反复着,“必然不会有事的。”
她瞻仰着高天,问小郡王:“孩子,你还记得这里的天吗?比皇都要高。”
晴兰用力点了点头,问道:“莲华呢?”
狐球眯眼笑:“爷爷好。”
这句话让狐球从白嫩嫩的狐变成了红毛赤狐,他冷静推开,单独羞怯。
晴兰说完,跳下高墙。
她哭完,捧着皎皎的脸,问道:“张嘴,让我瞧瞧牙长出来没有?”
可放眼望去,那些威风凛冽的身影里,没有一个是她的夫君。
“不是浅显风寒,医士正在试药。”万俟燕神采发青,顿了好久,持续说道,“有能够是疫病……我们已将蕙芷院封起来,谨慎起见,今晚公主和廷耀就在将军府暂歇,等候明日的动静。”
晴兰点了点头。
和婉公主归心似箭,途中,撇下礼节侍从,只带着几株她宫殿前的牡丹枝,和儿子轻车简行,先一步达到燕川。
狐球拉住晴兰的手,悄悄拍了拍,以示安抚。
狐球笑弯了一双桃花眼,点着头接管了晴兰的这个解释。
十月中旬,和婉公主携小郡王步廷耀回燕川。
车刚到鹤城,晴兰就看到了他们。
“求你……不要食言。”晴兰哽咽道,“步溪客,求你无病无灾,长命百岁,陪我平生一世好不好?好不好?”
从收到降表起,晴兰就盼望着步溪客接她归去。
她爬上床,抱住了步溪客,把脸埋在他的胸口,任眼泪打湿他的衣衿。
身后的嬷嬷双手合十,念着佛号:“佛祖慈悲,公主总算是返来了。”
小郡王答:“如果四海以内,皆是如此开阔澄彻的天就好了。”
晴兰咬着指甲,心中五味杂陈。
皎皎吸了吸鼻涕,泪眼昏黄,狠狠抬袖擦了泪。
晴兰脚步欢畅地踏上车,把狐球扯上来后,她抱怨道:“我啊,想起一件事。”
狐球:“嗯,我还读书了。”
听到她凝重的语气,晴兰和皎皎齐齐愣住。
狐球摇了点头,当真道:“父亲是大豪杰,我看到他,我就想起来了。”
狐球远了望着,问道:“娘,那是爷爷吗?”
这四年来,步溪客老是说快了,打扫完北境那天, 就是接她回家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