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百工匠心》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21章 博古斋[第1页/共3页]

“善工,上二楼!”

“宋老好,您如何晓得我要来?”

看着本身的双手,对于金手指的体味才刚开端,别人捡的是奇珍奇宝,而本身更有兴趣的是传承百年,乃至失传已久的技术技术。

“这……”

“陈老不愧是老江湖,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我还是too young too simple,莫非金手指只能用来偷师?”

当然捡漏有风险,十漏九坑,全凭目光和运气。鲁善工没少看古玩小说,配角不是具有透视眼,就是获得顺风耳,用来捡漏寻宝如同用饭喝水般简朴,那才叫糊口。

宋学明目瞪口呆看动手里的缝瓷,闭着眼睛用手上高低下把玩好几遍,震惊道:“这是王家失传已久的缝瓷!你如何会……”

坐商是指在琉璃厂、东华门、东四牌坊等地开设的古玩铺,而行商大部分集合在珠市口狗尾巴胡同里的昌隆店内。

看着鲁善工笑而不语,俄然觉悟,摆摆手道:“忘了,忘了,我们这行不能多探听,好,好,有种技术在,善工堂必然耸峙不倒,发扬光大!”

有些峻厉的老掌柜,别说开打趣,就是站的不直也会被怒斥。一言一行,乃至一个眼色都不能草率,这也是变相熬炼门徒察言观色的本领。

因为古玩买卖昌隆,仅从都城表里及四周城镇收买古玩已难以满足需求,光绪年间古玩商从晋西、中原等地收买,厥后外埠客商增加,坐商、行商就有辨别。

比如笔彩斋是郑王府出资,赏奇斋是摄政王府总管张明芳出资,延清堂、大观斋是外务府总管出资创办。

以是古玩行伴计跳槽的概率很低,讲究一日为师毕生为父,用饭的技术传给门徒,就要卖力徒弟的生老病死,跟儿子没有辨别。

鲁善工有些悔怨,既然金手指能读取艺术品影象,那换句话说岂不是具有捡漏的奇异才气?

第二天上午带上礼品,去博古斋,拜访宋学明,来到二层小楼前,固然古香古色,但较着不如诚和楼都丽堂皇。想想也是,旧货铺毕竟不是古玩铺,来的客户都是同业,场面不首要,有没有好货更首要。

宋老指了指鲁善工的箱子,笑道:“老陈头把你夸的天上有,地下没,仿佛鲁班活着一样?废话不消说,技术只要能过我这关,今后博物斋的活都交给你!”

不过自从获得金手指今后,就寝越来越好,一夜无梦,起来神清气爽,精力充分,胃口大开,龙精虎猛。

分开诚和楼,鲁善工安步于琉璃厂街头,看着两边各种老字号,门头吊挂着金光闪闪的招牌,心头更加炽热。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