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远交近攻[第7页/共44页]
“护法护国,白叛逆不容辞。”白起目光一闪,大手重叩着青石大案,“但是整肃朝局回归法治,须得秦王决计,而后统为运营方可为之。”
这幕府正厅却也独特,一色的青石板空中青石长案,仿佛进了一个冰冷的石窟。青石长案后的大墙上,一面可墙大的“秦”字中军大旗,巨大的青铜旗枪熠熠生光。劈面大墙上则是一幅极大的羊皮大图——天下军争图。旗下一座剑架,横置着一口秦王金鞘镇秦剑。右边墙下一方石案,台面铜架上插着一面玄色金丝边令旗,旁置大铜匣上有两个红色大字——兵符。左边墙下是一排书架,摆满了各式成卷的黄旧竹简。
白起沉默很久,一声感喟:“天意也!白起何说?若秦王认同此说,白起领罪。”
“力挽狂澜,断念护法!”
旬日以后,白起向秦昭王呈上了一卷详确的战事方略。依白起方略:三年夺三地,先河外(包含洛阳王畿之河外与韩国河外),再野王,稳扎稳打而不使赵国发急;三年以后大肆进兵上党,若战国不救,则夺上党而困赵国,再寻机决斗;若赵国来救,则与赵国大决。白起对范雎方略独一窜改,是临时不灭洛阳王室,以免天下汹汹,掣肘秦赵大决。
老秦人谚云:“仲春二,龙昂首。”说的是立春、雨水两骨气一过,龙就会期近将到来的惊蛰时节腾空而起。从周人开端,关中百姓就将仲春视为万物复苏复兴的平和之期,将全部仲春叫做“春社”,如同将六月最热的一段光阴叫做“三伏”普通。春社虽非二十四骨气,但倒是周秦老民对光阴流转的一种奇特概括。春社之期,雨水催生惊蛰而使苍龙振翼,农夫在这段光阴大起“社火”,以欢乐祭奠地盘,祭奠从大地腾空的龙神,祈求五谷歉收。唯其如此,一进仲春八百里秦川一片平和喜庆,备耕的繁忙与欢娱的社火交相满盈在春寒料峭的田野,到处都是热气腾腾。
“如此谢过了。”士子还是淡淡一笑,“来时见上大夫郁郁寡欢,莫非使秦不顺么?”
秋霜晨雾满盈了关中田野,传车马队一过渭水白石桥飞车奔马,半个时候已到了离宫地界。驻守核心的虎帐验过王稽的谒者金令箭,传车马队直入园囿禁地。到达城堡大门,金令箭再度勘验,城堡石门隆隆敞开,传车马队进了离宫中心天井。遵循王宫法度,谒者传车径直驶到了一座戍守森严的偏殿廊下。这座偏殿背后是一片独立天井,天井中心是离宫中枢——国君书房。偏殿与国君书房之间,有一条约莫两箭之地的奥妙通道。谒者传车一到偏殿廊下,传车从专门车道驶入殿门,谒者随车向职掌奥妙的长史或内侍总管盘点交代密件,以后谒者传车当即退出偏殿,装载回程文书后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