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王佐之道[第1页/共3页]
而三千两的赏银对于宽裕的荆南来讲,不成谓不重,百里元望随两代南平王兵马半生,又救太高从诲和高从谆性命,而此次无端被夺兵权,想来高从诲亦是心中有所惭愧,有在财帛上赐与了些许赔偿之意。
梁兴领着一个年近半百的清癯老者来到厅前,束手:“孙公请进,仆人在厅内等待。”
梁震起家回礼道:“孙公到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而无忌本身能从江陵府出去,独掌一县,固然小了点,并且没有军权,但心中有一种鸟出樊笼的感受,何况还是在归州父亲的治下,统统便如上天安排般水到渠成。想起先生本来就是想保举本身任一县县令,兜了一个大圈,终还是回到了原点,不觉也叹惋运气轮转的感慨。
“瞧,要来的总还是来了。”梁震暗忖,看着孙光宪,梁震慢条斯里地说道:“孙公不必见外,有话请直说。”
孙光宪晓得此事体大,不敢再摆布而言它:“大王思忖百里元望交战多年,劳苦功高,欲放其一任归州刺史之职。不知梁私有何见教?”
但题目是百里元望统军多年,在南平军中根底深厚,大王也不敢随便消弭其军职,但又不得不做,只能先压服梁震,凭着梁震的声望和与百里无忌的干系,只要梁震点了头,此事就算胜利了一半。
三今后,南平王高从诲再下谕令。原荆南都批示使百里元望长年为国交战,军功显赫,大王体恤其劳苦功高,故卸去都批示使之职,荣任归州刺史。其子百里无忌少年英才,任巴东知县,半月以内到差。另百里无忌平叛有功,赏银三千两。荆南都批示使之职由世子高保融继任。
梁震微微一笑:“孙私故意,某代子青感谢孙公了。”
孙光宪端起茶碗,轻吹了一下,接着说道:“梁公应当晓得,百里元望掌南平兵马,当今又与行军司马联婚,若百里无忌再入定南都,荆南三州兵马尽入百里家之手,大王非常心忧啊。故某为大王计,才建议否了此次梁公保举,还请梁公明察。”
只要趁现在二者初联,以迅雷之势崩溃二股权势中的一股,大王才气将局面掌控住。
梁震看着他:“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
孙光宪抬脚进入厅内,举手恭敬地作礼:“梁公身材可好?”
无忌躬身应下。
孙光宪低头约一措词,昂首向梁震说道:“梁公,某此次拜访,是向梁公请罪。反对梁公保举之事,大王心中有所顾虑,某是顺势而为,望梁公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