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命定之人[第1页/共4页]
往小了说,是行事不当,往大里说,那但是累人后辈,丢脸丢去了姻亲家,也难怪柳姑丈一气之下施以体罚。
不过偶合则是,萧氏这位姑母对小九倒无过量宠纵,有她教管拘束,说不定小九还真得了造化,免因傲慢高傲而多受波折,如许下去保不准还真应了琅济师公所谓“卜断”。
但是,救星翩但是至。
但是,即使当年,不管莹阳真人如何旁敲侧击、直言诘问,两师公仍然咬牙不泄天机。
而同一时候,前后蒙受父亲与姐姐斥责惩戒的柳三郎也正惭愧不已,他就晓得,不该受那精灵古怪小九郎勾引,真带他去平康坊,但是他本知贺十四郎与五表姐情同手足,一向筹算交友,可才闻贺湛返京,接踵而至却传闻他与元康“一见仍旧”,还引得很多士子生员鄙夷群情,他当然不至轻信,但是一番刺探察看却正应传闻,柳三郎只觉绝望透顶。
那位不羁世俗精灵古怪父老,定是看出萧小九虽有天赋异禀,但是萧家人过分宠纵,长此以往,多数会形成“小时了了大一定佳”,比拟凌虚师公一贯超脱,琅济师公却更显爱管闲事,因此才建议寄养别家,那句“或许会免明珠蒙尘”,实在就是对付之言罢了。
碧奴想了一想,倒也认同:“婢子也传闻,阿谁甚么传闻能预知百年后事之真人,也赞萧九郎资质聪慧,可惜会遇些波折,需求寄养别家解厄,也难怪被亲长正视,此后萧九郎想来会官拜相国。”只内心感喟倒是,可惜了自家小娘子是女儿身,不然凭这慧根,比萧九郎胜无不及,若能入仕,说不定也会权倾朝野,留名史册。
对于绝大多数士子,要想立名,最好捷径便是通过青楼妓坊,若能让一名姝传唱诗作,那就是事半功倍,比拟汗流浃背四周投卷要有效很多——须知高官权贵也不是那么轻易攀附,没驰名誉,又没有门路,人家正眼也不会看你。
十一娘却暗撇嘴角,世人恭奉凌虚子与琅玡子,将这两师兄弟视为“半仙”,她却知之甚深!
三郎这些年间虽将很多精力耗废于骑射剑术,但是毕竟受过量年文才熏陶,骨子里仍然是个文人,瞧见“贺湛”所作系列悼亡诗,竟然又被打动,想到五姐姐当初对贺湛不无体贴,因而义气又复,只想一试,苦劝贺十四郎“转头是岸”。
就连一旁碧奴都感遭到蹊跷,小声建议道:“小娘子,莫若婢子暗中探听一二,那平康坊究竟是甚么处所,乃至郡公与四娘都这般气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