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董卓的隐忧[第3页/共3页]
这一次,董卓清楚地听到了一个词:兵权。因而,他明白了王允这番话的深意,不由畅快开笑再度呼喝道:“来人,上酒!老夫本日要一醉方休。”
可就在董卓刚开口要商讨如何借助这一事件,威迫那些士大夫同意迁都时。坐于下首已极少开口的李儒,却微微一笑道:“明公只知关东群雄斩了朝廷使臣,却还不知朱符已派人送回了密信。”
他以一介武人在朝,最不得民气的原因,还是因他未有令人佩服的声望。此番他若一举荡平关东群贼,便完整窜改了大汉被士人牵纵指导的风向。
击溃斩首郭太之人,是何咸。
可现在的局势真如王允所说,统统的停滞不说烟消云散,却也消弭了大半。这个时候,倘若他还一心惦记取迁都,那不但会错失一场鼎立乾坤的大好良机,更会遭天下人嘲笑。
因而,就当统统人觉得董卓气吞万里如虎言完那番豪言,接下来要安插出兵讨伐关东群雄事件时。董卓却又眉头紧蹙,深沉地开口问道:“若老夫领兵亲征关东群贼,那悉文当如何措置?”
用周毖伍琼二人首级制造阵容,使得关东群雄裹步不前之人,还是何咸。
击破王匡,令世人看到关东群雄不堪一击的人,也是何咸。
表情大好的董卓,此时自无所不从。
了汉室天下的义士!
可李儒见董卓如此喜不自胜,放浪形骸,当即眉锋微微一蹙道:“明公,现在局势已成,我等当一鼓作气,将鼎立天下的大计参议出来。至于饮乐道贺,待大功胜利时再欢庆不迟。”
两人在半空对视半晌,终究,李儒无法地垂下了头。
毕竟,出来混,最首要就是面子!想到这里,董卓也终究下定了决计,缓缓站起家来伸出臂膀蓦地一挥道:“戋戋关东群贼,何足道哉!老夫自入雒阳时,便抱有改革朝政、安定天下之大志,厥后虽立下救驾稳局之功,可名誉却未涉及海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