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24磅主炮的怒吼[第2页/共3页]
第五天上午,标兵来报,有三路官军水陆并进,别离从志灵、海阳、承平赶来。
捄江水流经此地,因邻近出海口,流速已趋陡峭。大小一百多艘内河运兵船,排成了两列纵队,连绵二里开外,缓缓而下。前面再拐过一个江湾就是海防了,船队速率较着慢了下来,批示官命令过了江湾便泊岸下船,登岸后再组队进犯进步。
江面最宽处不到300米,而M16的有效射程是600米,最大射程超越1000米,这个间隔即便对于第一次利用当代兵器插手实战的旧港营兵士来讲,击中目标的难度也并不比打靶大多少。
统统水兵由肖凯峰亲身批示,林啸慎重的派了肖凯峰这位最得力的战友坐镇海战。
因余下另一侧船舷的大炮无用武之地,约莫有一半水兵下船,乘坐内河大船堵住“独角兽”两侧江面,江面约莫有300米宽,“独角兽”只要63米长,林啸怕有敌船漏畴昔。
而从北边志灵过来充作偏师夹攻海防的三千多人,却分坐上百条船浩浩大荡顺捄江而下,气势极盛,离海防船埠已不敷10里。
海防船埠在捄江的入海口,石质船埠的范围还算不小,乃至另有一个木布局的栈桥,伸向江中,便于商船停靠。
“隆盛商行”本来想捐出的一万石大米,遭林啸婉拒以后,成倍加大了每天的施粥量,林啸还专门令人送来了几车冻牛肉,让灾黎们能够吃到肉末粥,使他们尽快规复体力。
林啸感觉本身高估了安南军队的反应速率,五六十千米,一百来里的路程,走了五六天赋到。
北边的捄江船埠上,“独角兽”号早已赶到,海防众商行的人见到这么大的船,惊吓之余,倒是对义兵的气力多了一些信心,布施灾黎也格外卖力。
别的四个小队,则当即赶至海防镇西南20里处,那边有二座小山,此中一座小山与承平江支流之间有一条通衢,是西南边向由陆长进入海防的必经之路。
船队前面,数十艘尚未进入江湾的运兵船,见势不妙正想转舵逃窜,俄然江堤上一排枪声响起,每艘船上乱哄哄的兵士遭到岸上步兵的点名,毫无还手之力。
丁帅和刘旭磊,把100名流兵间隔五米,趴伏于“独角兽”上游三里处的江堤,100人的步队,排成了一条约一里长的散兵线。
大多数人都穿戴赭色的粗布衣,除了边幅身材以外,穿着打扮非常近似大明。也有一些一看就是大明的百姓,就算是出亡的灾黎,遍及穿着也要好一些,身材也要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