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侠道行》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天蠁古琴[第2页/共3页]

修复好的天蠁琴仿佛被埋藏万年的珍珠,一出土就是霞光万道,刺眼夺目。琴身处纹理清楚,排布如舆图上的山川河道,一根根琴弦好像朱玉般晶莹透辟,令人不忍拨弄。

太虚界有中转玄音洞府的挪移阵,不过那需求用大法力才气运转,肉身境的武修根基上是别想了。白庸不想华侈法晶,也不想劳烦长辈,直接用灵丹拐了一只丹青火鹤,作为坐骑向玄音洞府飞去。

白庸汗颜:“江山美人……师伯,您身老心未老啊!”

琴音跟着曲子意境转换而窜改,旋律起而又伏,连绵不竭,基调静美,但静中有动,好像细雨中春雷滚滚。

“师伯感觉如何?”

固然妙音师姑常日里的脾气都很随和,可一旦跟音乐沾上了干系,就会变得非常刚强,在师叔辈里也是出了名的,传闻当年东方易也曾因为善于箫乐而被拉着一同吹奏了三天三夜,在那今后避之如虎。另有人说东方易之以是长年在外而不回玄宗,就是为了遁藏妙音师姑。当然,这就有点夸大了。

“那就别弹《平沙落雁》,换成《江山美人》多好,要不然《笑傲江湖》也拼集啊。”

弦音拨弄,声音灵变如玉珠转动,初时如秋风拂面,一如燕雀堆积而戏耍,风静沙平,云程万里。

像师叔伯们那样直接化光飞翔,对现在的他而言是天方夜谭,别说化光,就是浅显的飞翔也支撑不了多久。因为白庸只修炼肉身,没有修炼对应的内功,也就是指在精气神中只练精,没有气和神。

白庸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大儒,自小教诲琴棋书画,精通乐律,天然熟谙这张在琴史上留名的古琴。他从一名农夫手中发明天蠁时,琴腰微断,琴弦早已蒙尘,那名农夫并不认得宝贝,只晓得是一张古琴,何如家中人个个大字不识,更别提学乐律。

实在不消算百纪提示,白庸也有一样的筹算,他因为喜好乐律,以是同乐律一脉的妙音师姑干系不错,也恰是因为干系不错,对方不会跟他客气,而妙音师姑在诸多乐器中最喜好的就是古琴,一旦过后得知白庸获得了天蠁琴却不拿来“孝敬”,必定不会等闲放过。

算百纪挠了挠本身的大秃顶,发着牢骚转成分开,最后留下一句:“记得拿给你妙音师姑看看,若不然,把稳过后被穿小鞋。”

一曲终罢,幻景消逝,只留多少绕梁余音。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