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章 论功且封赏[第5页/共6页]
“对对~”
接下来,郭贵开端宣读圣旨:“载元二年,欣闻清源有崔氏后辈名耕者,自研古酒秘方酿造木兰春酒。有爱卿将此酒献于宫中,朕偶尝之……”
这圣旨一开端就没有如传说中的“奉天承运天子诏曰”打头,而是一通叙话,意义是说,清源县有个叫崔耕的良民通过上古秘法酿造出了一款新酒,名为木兰春酒,然后有大臣将酒献到了宫里,天子尝后点赞称好,绝对是他这辈子喝过最好喝的酒。并且这个叫崔耕的良民非常忠君,竟然把这个秘方献给了天子,天子让宫里的御酒司按照这个秘方来酿造,公然是一等一的好。以是朕决定了,为了嘉奖这个叫崔耕的忠君爱国,封木兰春酒为御酒,并御赐‘御用酒坊’四个字给崔氏酒坊,钦此,就如许……
倒是崔耕恍忽了一下,这才缓缓跪了下去。
在唐时,寺人可不是骂人的称呼,而是在宫中有品阶有职位的阉宦,才有资格被称为寺人,凡是统称寺人。
这时,宋廉走了过来,道:“胡县令,恭喜啊!清源能出御酒,你治下有功啊!”
“哈哈哈,子昂还记得呐!”宋廉笑道。
崔耕偷摸地瞅着下边,发明貌似这寺人很恭敬宋廉这类处所官,而宋廉也仿佛对这寺人的表示很受用,并没有瞧不起的意义,相处的非常镇静嘛,并没有听人说得‘文臣和官宦永久都是死敌’的迹象。
比如此番仪仗中的最高官员只要泉州府衙的长史,在泉州府衙中的职位仅次于泉州刺史,品秩为正六品朝议郎。遵循礼法,长史刺史出行规格只能鸣锣九道。走上一段路,敲上一回锣,这锣声只能敲九次,多一次便是僭越,少一次则会闹了笑话。
无他,今后日子不好混了!
只听下边宋廉微微眯着眼睛,笑着点头道:“内典弁言重了,你乃朝廷上差,口衔圣旨,不远千里来清源。此番本官过来就是做个陪客,你才是主客嘛!哈哈,国事为重,你且先宣旨!”
前面六名衙役纷繁各让摆布,当头一驾马车停在了县衙大门前,车中下来一名看似有些年纪,却面净不必的中年官员。此人固然身着七品官员所穿的浅绿官袍,但戴得却不是平常官员所戴得雁翅乌纱帽,而是高七寸的巧士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