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真龙[第1页/共4页]
“投降或逃窜?就没有第三条路可选了吗?”二十六岁的鲁王朱以海,扬起眉头站在那,似在问张国俊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六月隆冬,骄阳炎炎。
“我也感觉这是一条龙!”
台州间隔杭州也就几百里路罢了。
朱以海回身坐下,语气果断。
换了副身材,乃至脑筋里还多了一副影象。
清军不但占了北京,还刚占了南京,又把杭州监国的潞王朱常淓给招降了。
临海城。
老朱扯开衣衿,精赤上身。
“既然潞监都城已经献杭州城降了鞑虏,”张国俊的语气里带着不安,他咬了咬牙,“我们不如也降了吧。”
“如果王爷不肯降,那我们就从速解缆南下暂避。”
好不轻易才勉强接管了这古怪的实际,可顿时就面对着更严峻的危急,他固然回到明朝当了王爷,可此时大明已经快完了。
只不过此时老朱看着这统统,却没空放在心上。
一年前刚穿上飞鱼锦衣时也还激昂指导江山痛斥北虏鞑子的张国俊,此时也惶惑不安。弘光元年才刚过半,但已经让统统大明朝的官将百姓士绅们都晓得了鞑虏的凶悍和残暴。
降,死路一条。
这座建在江南浙东台州临海城的园子,固然极具匠心,高雅精美,曾经是宁波张氏破钞重金将城区闹市中已经衰颓的紫阳宫观改革的一座园林,鲁王来台后,赠给鲁王为府第,不过此时也挡不住这暑气热浪。
张国俊不是头一次看到这疤,但每次看到都不免大受震惊,这三刀没死,真是福大命大了。
乃至,崇祯天子的朱三太子,北都城破时出逃,当时仅十几岁,一辈子东躲西藏,隐姓埋名,从不参与反清复明当中,埋没乡野教书,娶妻生子,到康熙年间已经七十多岁了,但终究还是被查出来,然后仍然被百口问斩。
地板上厚厚的地毯,紫檀木的大桌椅,带着华丽泥金描花的围屏,以及粉壁上挂着的那宝贵的北宋徽宗天子的书画,再加上画下的那架式样素雅的古琴,以及琴后的两架子纤尘不染的线装古籍,装潢着走兽图样的景泰蓝炉子正升起袅袅沉卷烟缕·····
只是谁也想不到,仅一年后清军便攻破扬州,杀太长江,朱由崧弃城而逃,最后还是被俘于芜湖。而首辅马士英带着太后逃到杭州,只好拥潞王监国,可谁知此时的潞王却底子半点不想坐天子了,因为清军已经一起南下势如破竹了,这时的皇位已经有如烫手山芋。
“王爷与鞑子有血海深仇,不肯投降我能了解,那就从速走,迟则不及,老话说的好,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张国俊脑中除了降就只要逃一途了,说实话,这个时候投降他还是有一些踌躇的,毕竟鞑子凶名在外,不说比年犯边造下的殛毙,就说本年攻破扬州后,对史可法的果断抵当的抨击,就是血屠扬州旬日方封刀,硬把江南繁华大城,屠成了一座鬼城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