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第2页/共4页]
“陛下,半夏生于草泽,善于江湖,肩上更担当着传承杏林谷医术的重担,望陛下怜悯,容半夏回归山林,还是做本身的杏林谷谷主。”
隔了一条街的酒楼里,一身淡紫襦裙的谢凝与陆离两人坐着,悄悄地喝着茶,听茶馆里平话先生和茶客们纷繁群情着汝阳王府之事。观刑百姓的喝彩声从远处出来,此起彼伏的,都是对汝阳王府的骂声。
女帝有命,统统人都不敢怠慢,卖力扼守天牢的狱卒立即为景渊灌了参汤,连喂了三天。第三天上午,押赴西市南门,筹办千刀万剐之刑。
与安国公府类似的另有四大将军府,当年骠骑大将军唐淮毅被诬告造反,扳连镇国、定国、辅国三大将军府都被撤消了。在洗刷唐淮毅的委曲以后,谢凝规复了唐淮毅骠骑大将军之职,同时也规复了镇国、定国、辅国三大将军府。只是三位大将军中两人在十五年前战死疆场,一人重伤以后也已病逝,都已经不在了。
将汝阳王府揭底以后,谢凝又命刑部和大理寺练手,将陆连续续地将越王案、闻氏案中涉案职员都调查了清楚,全数规复了名誉。越王谢樘草草埋葬的骸骨被在皇陵中重新选址安葬,灵位送入太庙皇子偏殿中供奉。琴半夏作为谢樘的外孙女,谢凝本欲册封她为公主,但琴半夏固辞不受。
百姓一看,公然见景渊面色红润,衣冠整齐,全不像一个将死之人。此次行刑监察官是宋明璋,行刑之前他宣读了一遍汝阳王府的罪过,随后号令行刑。
谢凝这段时候忙得脚不沾地,手不离笔,一时未曾发觉太后话中之意,应道:“朕亲身选出来的人,天然是极好的,朕对他三人也寄予厚望,只盼他们都能重振将军府声望。”
“哈哈!”谢凝不由笑了起来,目光动了动,仿佛想往寝殿看去,但又忍住了。
这里有谢凝不管如何也不能回绝,但她嘉仪郡主的封号是当着群臣的面赐下的,她又是越王谢樘以后,谢凝便准予她做了个特别的郡主――阔别朝堂,回到杏林谷中学习医术,悬壶济世。
“朕早已承诺红檀,又岂会不允?”谢凝当即写了一纸手谕交给孙墨释。
孙墨释道:“微臣探听到比来太病院好几位太医因为当年贵妃案而引罪告老了,太病院正在层层测验,提拔新的太医。微臣……阿谁……红檀,她非常想插手这个测验,陛下,您能不能降道旨意,给红檀一个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