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能吏(下)[第3页/共4页]
此人一身儒袍,面庞勉强算得上漂亮,看起来实际年纪非长年青。
薛远早已经定计,大声说着:“大人恩情,情愿收留你们,不过你们既然要来此地,就要守此地的端方,不肯者立时摈除”
文阳府知府李刚,并非是李承业的一族,不然大帅也不会用他当知府,不过此人才气还是有些,管理的固然不算太繁华,却也井井有条。
看着流民进入县里,王守田摇点头,说着:“不消了,我就直接去府城了”
“这王小官人,真是好官啊,这里的人有福分了,听读书人说,这是一个能吏”船老板说着。
被他这一问,正在深思的王守田笑了,说着:“是,我们就是要去文阳府,看这环境,这里没有被战事影响啊”
田中收一半,看似极重,实际上如果别的方面不加赋税,就已经是良政了,当下大家叩首说着:“我等情愿,愿大人作主”
打水算得上一条大河,河水澎湃,这时,只要几条客船迎来送往,做着些买卖。
文阳府的范围,当然要大一些,街道整齐,两旁的店铺固然不是太畅旺,可比起打水县来,就要强太多了。
王遵之心中一惊,又是一喜,再沉吟了半晌,说着:“你既然有此志,本官也不拦你,如果你能作到,本官就给你七品县令,以及七品宣武校尉,又如何?”
可见这名声的声望。
王守田排闼而入,和前次一样,就见得窗口上面办公的节度使,其书桌上,有着层叠的文件,将这个八尺长,四尺宽的公案占满。
等着王守田出来了,一身青衫,却被世人围着,就纷繁跪了下来,要求的说着:“小人出来逃荒,闻听大人仁义,特来投奔,但愿大人收留。”
王守田目光扫过这些流民一眼,向着薛远点了点头。
颠末大厅的右边,穿过数重门堂,来到大帅的书房。
王守田坐在马车上,透过车窗望着内里。
“是,大人,这些上面的人都很熟谙,不过,现在军粮也不是很多了。”
“是,正要向大帅禀告,已经编户五百四十三户,不过此次流民一来,只怕新年后,要有七百户……都已经有了住房。”
这些人站在城门前,等待着运气的讯断。
“下官也怜悯流民衣食无着,再加上打水县也需求户口,故收留之,为免得赫将军不快,生出裂缝来,才特此派人送礼解释。”
书桌上,节度使王遵之,穿戴浅显的衣袍,发髻上只插了根木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