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难觅清欢》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103.宁书・桓宗本纪[第1页/共6页]

时秦王妃萧蘅已孕八月,桓宗遂秘不发丧,表里禁言。六月甲午,事忽泄,蘅恸极,胎气大动,险。桓宗闻之,亲之王宅,嘱医曰:“此秦王遗脉,务令安然。”医者诺,力保之,酉初,得世子,以其未谋父面,因名晚郎。同日,常宁殿秀士宋氏难产,殁,皇子夭。次日,鸩朝华殿昭仪孟氏。

五年秋八月,高句丽王不进贡,越我东鄙。皇太子以太子妃芫堂兄右武卫大将军李惠利为清边道行军大总管伐之,表河内才子元万纪记室。万纪恃才放旷,误泄军机,国朝久攻不下。会契丹孙万忠、何向宁亦叛,陷营州,复指麾北上。惠利腹背受敌,求救。皇太子怒,罢其职,万纪流岭外,又遣人急报桓宗,上遂归京,命董良辽东道行军总管、穆钦贤安边道行军总管夹攻仝罡,又以陆离河北道行军总管夺营、蓟,迫孙、何回师,三路并克之。解高丽王入朝请罪,桓宗赦归,重修好。

麟泽元年秋,桓宗数有疾恙,以长乐殿清净故,常居之。

四月壬戌,贼做困兽之斗,纠众会于容州城外。将战,王率骁骑以迎,亲斩白起顿时。全军大振,皆决死战,拔敌旗,下邕州。然王亦重伤,又瘴毒缠身,不日病笃。上闻之大惊,使太子贤携太病院首往视之。时王已拔营北上,蒲月戊丑,太子至荆州,王大渐垂死,托以后事,戌末,秦王薨。诸将遵其嘱,焚其身,扬灰于路。盖王染瘴疫,恐传之长安,故有是托。壬巳,全军缟素,班师回朝,桓宗迎之明德门,得秦王遗言,回銮。

其来岁,三月庚午,白水瘟。令出逃,民气惶惑而乱暗生。奉先令玄察之,立至邻县安民,病犹表罪,桓宗赦而嘉之。已而,奉先、白水、澄城暴雨,渭水溢,两岸田坏、庐舍俱漂。桓宗拟下罪己,并诏内阁议遣宣慰使。秦王向善谢玄,方掌骁骑,详其事,乃闯殿请缨。桓宗不准,以令媛之子见怪,不听,至于笞,亦无改。或以秦王拳拳爱民劝之,桓宗乃然。遂引军至,历半月,大水息、粮粜平而王还。蒲月癸卯,着皇宗子监国,携诸子、女并秦王幸南苑赏牡丹。

四月丁巳,复哲位。蒲月甲辰,立皇宗子贤为太子,赦天下。

桓宗文武肃圣济孝睿天子讳子卿,德宗三子也。其母本荣国之康平公主,曰广慈孝贤皇后颜氏。宣武二年冬月丙申,生于汤泉别宫。国人皆目庆云遏天,层叠环抱,内里流光模糊,仿佛游龙,遽投于水,倏没无迹,然后上降焉。德宗喜其大瑞,大赦天下,华清县除租赋三年。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