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第2页/共3页]
不过这年初正儿八经的羽士,貌似不能娶媳妇儿吧……那还是算了。食色性也,说的就是他这类人。
人在屋檐下,还是听话点儿的好,万一本身不懂行情,说了不该说的话,被咔嚓了。那可就冤死了。
袁瑶心中一喜,看来这赏银应当没跑了,拱手道:“有劳了。”
……
“额……读的不太好。”
“哈哈!彼苍有眼啊!不问了,不问了!”老道点头大笑,直勾勾的眼神盯得袁遥浑身发毛。
不过看那县老爷的架式,很较着就是看他不爽想坑他。这莫不就是传说中的‘欲加上罪’?
……
老道暴露一抹慈爱:“老道与你家祖父乃是至好,二十年前他离京前去杭州之时,曾与老道彻夜长谈,忘老道在他百年后,帮他照拂袁家先人。谁猜想,不过五载,袁兄竟放手人寰。老道前去记念之时,你也不过才三四岁罢了。长相倒是像极了你的祖父。”
“哦?难不成你还想歪曲本县不成?”县老爷嘴角含笑,面色更冷。
想想宿世看过的那些穿越小说,人家猪脚动不动就是王爷公子的,再看看本身。一上来就叩首,这谁受得了。
倒不是袁瑶的话让他多么受用,而是这一番连消带打的恭维下来,实在是让他无从动手了。就是想诬告人家,也要有个合法由头不是?
袁瑶思忖少量,正色道:“草民为国为民,实则一腔热血使然。若非要说是有人教唆,那应当就是县老爷您了。”
莫非这老羽士也是个妙手?不过看那枯瘦干瘪的模样,如何看也不像个会武功的模样。并且也没跟人家电视里演的那样,动不动就飞来飞去的。仙风和道骨一样也看不出来……
正在此时,去而复返的石白玉从县衙中走了出来,近前笑道:“县爷有话,传先生进堂。”
袁瑶迷惑道:“敢问老……道长,您熟谙鄙人?”
进入县衙大门,一起走过寅宾馆、衙神庙、三班院、膳馆。过了仪门,便是县衙大堂。只见正中上首的位置上,书案后一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正不苟谈笑的批阅卷宗。
“哎……还不是一起流亡害了怕,长辈担忧用真名会被发明踪迹,故而改名为‘袁瑶’。”
本来功名在身不必行跪礼,何如有了石白玉之前的提示,袁瑶只好极不甘心的上前,磕了个头,道:“草民袁瑶拜见县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