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一桩生意[第3页/共6页]
“我们明天尝尝,说不定那傻小子还真干呢。”宋福禄乐开了花,把统统烦恼和苦闷都忘了。仅仅在两天时候他们就有了收成,他感受好日子来了。
妮娜说出了她的不容置疑的来由,等着梁晓秀表态。梁晓秀说,既然妮娜以为卷饼不必配薯条和可乐,她同意只供应卷饼。她悄悄想:你和我斗心眼子,我先不睬你,比及合适的机遇我必定会和你摊牌,当时候我可一步都不让了。
下午3点钟,来了两个年纪约60开外的传授,他们看起来像是常客,和妮娜母子很熟谙。两个老传授坐下后,妮娜给他们送去两杯咖啡,然后先容说,他们新引进了中国卷饼,味道不错,但愿两位传授咀嚼一下。两个传授便点了两份梁晓秀刚做好的宋朝卷饼。
邻近下午4点时,小咖啡馆坐满了20多人,一个空位都没了。那天下午每来一个主顾,妮娜都给客人先容卷饼。到下午5点种,10份卷饼都卖完了。
梁晓秀说:“这就是收成啊。明天我们没把忙活。你别看这个咖啡馆小,一个下午卖出20份卷饼不成题目。”
宋福禄听了哈哈大笑,感觉梁晓秀说得有事理。
梁晓秀奉告妮娜,他们在门生食堂一份卷饼套餐卖3.5欧元,在咖啡馆也卖一样的代价。妮娜说3.5欧元太贵了,主顾接管不了,她但愿梁晓秀贬价卖卷饼。
“很多了,只要能赢利,我就不嫌少。实在,我看中的倒不是这20欧元的利润;我看中的是后续的效应。你往长远想:里尔大学有2万多门生,假定一人一天买一份卷饼,我们就能赚到6万欧元!当然我不是说他们每天买卷饼,我只是打一个比方。这里的潜力庞大,我们得渐渐好好开辟出来。”
两个女人接下来谈卷饼的代价和利润分红。
“晓秀,你说得有事理,就是阿谁妮娜刚强,她不见得同意呀。”
梁晓秀和妮娜谈起了前提,宋福禄担负翻译,妮娜的儿子穆尔坐在一旁旁听。
“你说的中式大餐与法度大餐比拟如何?”妮娜用心问。
“那你就帮忙多给我们保举保举,卷饼卖多了,对我们两边都无益。”梁晓秀不放过任何机遇。
妮娜看了她一眼,含蓄地说他们的咖啡馆首要为里尔大学的师生供应一个温馨、温馨的场合,并不需求热烈的场面。她也在内心揣摩梁晓秀的设法:这其中国女人是一个甚么样的女人呢?她从未打仗过中国人,以是很猎奇。